在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今天,集成电路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凭借多年深耕,在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等核心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量产应用,成为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晶圆制造关键材料供应能力的创新企业,以的硬核实力,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安全注入强劲动能。目前,公司正全力冲刺科创板IPO,并将于7月25日上会。
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突围
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石,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虽然基本实现重点材料领域的布局或量产,但产品整体仍然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材料依然被欧美、日韩等境外厂商主导,且在产能及市场占有率方面与境外厂商也有较大差距,自主化率低,国产化需求迫切,市场空间巨大。
恒坤新材自2014年启动业务转型以来,始终将“技术自主”作为发展核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逐步构建起覆盖研发、验证、量产的全链条能力。
目前,恒坤新材已形成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两大核心产品矩阵:在光刻材料领域,SOC(旋涂碳)、BARC(底部抗反射涂层)、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多款产品实现量产供货,ArF光刻胶、SiARC(硅基抗反射涂层)、Top Coating等新产品通过客户验证并小规模销售;在前驱体材料领域,公司子公司大连恒坤通过与Soulbrain合作,引进TEOS生产管理技术实现自产,产品纯度达到9N(99.9999999%)电子级别要求,未来将在客户端逐步置换公司自Soulbrain引进的TEOS。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恒坤新材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与创新生态的构建。公司先后承接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发改委专项研究任务,2023年新增联合承接多项国家多部委重要攻关任务,为中国境内集成电路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持;子公司福建泓光获评“福建省集成电路光刻胶关键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并于2022年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集成电路用旋涂碳光刻胶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后获得工信部指导或主办的“创响福建”一等奖和“创客中国”三等奖。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8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项,形成覆盖材料配方、工艺优化、设备适配的全维度知识产权壁垒。
从“替代”到“引领”的产业赋能
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壁垒,不仅体现在技术难度上,更在于客户验证的严苛与周期漫长。一款关键材料从研发到量产,需经过晶圆厂多轮测试、小批量试用、大批量导入,最终才能进入核心工艺制程。恒坤新材的产品之所以能快速实现市场突破,关键在于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验证体系与“品质优先”的供应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1.2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6.89%,2024年光刻材料销售规模近3亿元,其中SOC境内市占率预计超10%。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恒坤新材对境内主流12英寸晶圆厂的广泛覆盖——客户涵盖存储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如客户A、B、C)与逻辑芯片领域的知名厂商(如客户D、E),这些客户均为2023年境内产能前十大晶圆厂。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能力助力境内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配合境内晶圆厂在突破128层以上3DNAND闪存芯片、18nm以下DRAM芯片以及14nm以下逻辑芯片等国外重点技术封锁领域提供光刻材料技术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行业具有典型的“客户集中”特征。由于晶圆制造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全球及境内市场均呈现“少数头部企业占据大部分产能”的格局。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户占比虽高,但恰恰反映了其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只有通过晶圆厂严苛验证的材料,才能进入其核心供应链,而这一过程本身便是对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稳定性的最高认可。正如行业所言:“客户集中度高不是风险,而是市场地位的证明。”恒坤新材正是凭借过硬的技术与可靠的质量,成为境内主流晶圆厂“安全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
从“本土”到“全球”的星辰大海
近年来,境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部分关键材料已逐步实现国产化应用,但整体国产化水平仍然较低。尤其在中高端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在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i-Line光刻胶、SOC国产化率10%左右,BARC、KrF光刻胶国产化率1-2%左右,ArF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EUV光刻胶完全由国外厂商垄断。这一数据既凸显了产业升级的紧迫性,也预示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恒坤新材作为国内少数实现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双轮驱动”的企业,正以“国产化应用”为己任,持续拓展产品边界:一方面,加速ArF浸没式光刻胶、硅基/金属基前驱体材料等新产品的验证与量产;另一方面,构建更完整的关键材料供应体系,助力境内晶圆厂实现“材料端”的安全可控。
从2004年成立时的光电膜器件企业,到如今成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的“行业先锋”,恒坤新材的转型之路,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战略的生动缩影。展望未来,恒坤新材表示将持续深耕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布局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线,稳固产品品质,积极参与客户的定制化开发,提供全面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解决方案;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打造品牌效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本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