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与基业长青,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命题。在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蝶变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资源集聚与产业培育的“基地”,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增长与创新驱动的“基石”,创新基金作为资本运作与资源整合的“基金”,三者共同构成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构建“基地承载、基石锚定、基金赋能”的协同机制,提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创新维度,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把产业园区作为兴业基地
产业园区通过空间规划与政策引导,形成特定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其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招商政策和专业的服务体系,吸引了信达生物、纳微科技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集聚效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还促进了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园区通过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孵化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上海张江科学城打造了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研发设备共享、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等服务。同时,园区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现代化产业园区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通过配套建设商业设施、教育医疗资源和生态景观,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发展金融科技产业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形成了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把上市公司作为创新基石
上市公司凭借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作为地方经济龙头企业和链主单位,上市公司可以成为地方产业兴盛的锚定物。中山市的明阳智能在风电领域持续创新,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还带动了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上市公司通常具备较强的研发投入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康方生物在中山火炬开发区设立研发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创新药物研发,成功推出多款全球首创的双抗药物。这种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价值,还为同行业企业树立了标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规模扩张与协同发展。美的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整合全球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成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也带动了佛山及周边地区家电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奠基石。
撬动创新的杠杆是上市公司优化基金
上市公司创新优化基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能够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政府以少量财政资金作为引导,吸引银行、保险、私募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实现资本的数倍放大。合肥市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出资撬动社会资本,成功支持京东方、蔚来汽车等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上市公司创新基金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技术领域,通过专业化的投资决策,将资金投向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上市公司优化基金可以支持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吸收新进技术,促进海外发展,加速并购优化进程,提升产品竞争力,吸引创新资本支持,实现高速度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基金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资源整合和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对接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深圳天使母基金通过“基金+孵化器+加速器”的模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推动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发展与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
“三基”协同问鼎基业长青
产业园区为上市公司提供发展空间与配套服务,上市公司则带动园区产业升级。中山火炬开发区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吸引康方生物、明阳智能等上市公司入驻,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扩张,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
创新基金通过投资上市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也为基金带来投资回报,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合肥政府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蔚来汽车发展,企业成功上市后基金实现退出收益,回笼资金用于支持新的产业项目。
创新基金通过投资园区内的企业和项目,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生态构建。基金管理人利用自身资源网络,为园区引入优质企业和项目,同时帮助园区企业对接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促进园区创新发展。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吸引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入驻,推动园区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实施以产业园区基地为空间载体、上市公司基石为核心引擎、创新基金为杠杆工具的“三基”战略,可实现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与基业长青。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风险防控与监管,为“三基”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实现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郭新生,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特邀评论员,《解码经济》作者,新生经济学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