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 4倍提效 「膜」力全开!AI大模型助力锂电龙头隔膜智造提速

4倍提效 「膜」力全开!AI大模型助力锂电龙头隔膜智造提速

走进某工厂的大型厂房,数条产线高速运转,配料经过投料、挤出、拉伸、萃取、定型等工序,数米宽的塑料膜从吹膜口喷涌而出,经传动系统在滚筒上层层缠绕。经过分切阶段后,上百名质检员工正在进…

走进某工厂的大型厂房,数条产线高速运转,配料经过投料、挤出、拉伸、萃取、定型等工序,数米宽的塑料膜从吹膜口喷涌而出,经传动系统在滚筒上层层缠绕。经过分切阶段后,上百名质检员工正在进行人工检测。

这正是锂电池的关键部分——隔膜。基于在新能源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近期凌云光为某锂电隔膜龙头企业提供F.Brain +GMQM一站式AI质检解决方案,实现AI复判和自动判等,能够精准识别并分类基膜、喷涂膜和涂布膜表面的数十种缺陷,将单卷判等时间从人工的2分钟缩短至自动判等的30秒。该方案不仅弥补了机台传统算法检测不足,还取消了人工复判环节,每天能够节省10多名质检人员。此外,产品良品率有效提升,每年可节省数百万成本,实现了从被动接收不良品到主动分析缺陷并优化生产的转变。

真瑕疵还是假缺陷?

检测精度不足让良率提升难上加难

隔膜,即一张厚度4-20μm的塑料膜,其表面大量的纳米级微孔对电池性能至关重要。一旦孔径过大导致两极接触,可能引发电芯爆炸,因此被称为锂电池“第三极”。隔膜既要纤尘不染,也必须保持绝缘。一颗直径大于0.002mm的灰尘或一个0.05mm的针孔,就足以使一整卷2000米、价值数千甚至数万元的薄膜报废。然而,制程过程任何操作不当或环境中微小杂质都可能导致膜面出现破损、划痕、漏涂等各类缺陷,这也使得隔膜良率较为低下,从60%到90%不等。行业人士指出,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电池,而电池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隔膜。“有些AOI机台用的还是传统算法,缺陷分类的精度不足就算了,有时候还会把抖动、接头误判成假缺陷,结果好好的隔膜就被降级了,这让本就难提升的良率难上加难”,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为了提供高质量隔膜,必须清楚定义缺陷类型,确保能够检出、准确分类和判等”。

“AI +Data”平替“稀缺老师傅”

每30秒精准分类30余种隔膜缺陷

作为隔膜产业龙头,该客户为确保产品的高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缺陷分类标准,并组建了数百人的质量检测团队。然而,单母卷人工检测时间超过2分钟,主观判断易出错,异常分析也依赖经验。

“拿针孔来说,无规律针孔可能由静电击穿引起,而等距针孔可能是由异物顶破导致的连续性异常,复杂缺陷处理非常考验员工经验,老师傅30分钟解决,新手可能需要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不良品持续产生。这一行比较考验吃苦耐劳的能力,有长期积累的老师傅非常稀缺,很多人都是入行1年不到的新员工”。

为打破这些制约良率提升的瓶颈,隔膜项目团队深入生产一线驻场调研,最后提出数据+AI+视觉三者融合的定制化系统方案,以实现对膜材表面缺陷的实时分类、自动判等和缺陷根因分析。

数据方面,构建专家知识库,收集所有缺陷数据和工艺经验,并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将10余种缺陷特征细分为30余种,并关联缺陷特征、成因与工艺问题,为模型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AI方面,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LusterLVM工业领域通用视觉大模型,针对基膜、喷涂膜和涂布膜定制细分场景模型,利用定制F.Brain算法进行标注、模型训练与调优,实现更精准的缺陷识别和细分。此外,还集成了定制GMQM模块,支持AI二次分类和自动判等,实现在线过程质量监控。

视觉方面,开发数采平台对接模块,获取所有机台缺陷成像图片及其特征信息,包括形状、尺寸、面积、分布坐标等,并优化图像一致性。

该方案将工艺经验、缺陷数据、算法和模型有机结合。LusterLVM相当于‘厨房’,F.Brain算法是‘菜谱’决定了缺陷检测的上限,工艺经验和知识是‘燃料’,缺陷数据是‘食材’,而GMQM则是‘厨具’,共同提升隔膜的智检能力。

方案迅速落地,试运行后成效显著,假缺陷剔除率≥95%,缺陷实时准确分类率达95%~97%,自动判等结果与人工检测一致,并提供缺陷成因和处理建议,为车间工艺处理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质量闭环有“膜”力

每年节省数百万

对于客户来说,要提高良率和挖掘盈利潜能,仅仅将AI技术导入生产检测这一个环节是不够的,还需对AI融入后整个工厂的业务场景进行优化,这需要通盘的考虑,更需要大量的工作。项目团队发现,客户在缺陷数据采集和导入上耗费大量人力,“但更为棘手的是,这伴随而来一系列非标情况发生,如检量测数据未及时上报QMS,容易延误生产”。为减少对人工依赖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实时整合工艺流、质量流和人流信息,也就是说需要生产设备、AOI机台、产品物料、生产系统、人等各环节都要联动配合。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智能执行程度,”这些握不上手就没有办法高效运转,那么设备就只是设备,质量管理也只是空谈”。

为加快项目建设,公司还成立了阵容强大的项目实施团队,提供业务流程咨询服务。围绕客户降低损耗和质量管理的核心诉求,定制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并开发对接模块将其与客户当前MES、QMS等信息化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车间数百台机台与MES系统、GMQM质量管理系统闭环,端侧间数据可共享,最终实现了SPC质量分析、质量追溯、缺陷预警及详细根因分析等功能。

制造业正经历着从追求速度到追求精益管理的深刻变革,凌云光凭借20余年机器视觉经验,积累了超过1000万的缺陷精细标注数据,能够高效支持从隔膜到整个工业质检场景的缺陷分类。此外,LusterLVM大模型具备通用智能检测能力,能够显著提升质检效率和精度,已快速应用于锂电、3C等10多个工业领域,在工业AI应用落地方面拥有10年以上落地经验。凌云光希望以智能工厂变革中推动者、赋能者的角色,为全世界无数“梦工厂”的诞生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59808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