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举行的“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表示,氢能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安全的科学技术是推动氢能安全应用的关键,其次才是法规体系的完善。
涂善东认为,氢的危险性主要有易泄漏性、极宽的燃烧范围、易燃易爆性等。如何保障氢能的本质安全利用问题,需要关注本质安全储运工艺和本质安全的装备技术。
涂善东介绍,现在储氢方式很多,液化储氢和压缩储氢是不断要努力攻克的问题。因为氢的危险性大,大家寄希望于各种储氢技术,如甲醇、氨和有机液体储氢载体,以及利用其他的材料来储氢。
涂善东重点分析了两种储氢载体——氨和甲醇。他介绍,氨的优势是容易存储、运输和使用,但制造工艺能耗高,理想化的氢气使用要比甲醇高10%,温和温度和压力下氨分解的转化率低于60%,相关催化剂也还在进一步研究。此外,氨气泄露有毒性,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容易有氨中毒的问题。另外一个理想的储氢载体是甲醇,它的优势在于常温下稳定安全,是氢含量最高的液体燃料,受到业内看好。
“要保障氢能的本质安全,材料是物质的基础。过去所有的研究表明,高强材料的轻质损伤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抗氢损伤的高强材料。在本质安全设计方面,我们基于失效模式,要考虑过量变形、断裂失效和交互作用的破坏等等。”涂善东介绍。
涂善东认为,氢能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安全的科学技术是推动氢能安全应用的关键,其次再是法规体系的完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