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网讯 11月18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艾为电子,股票代码:688798)可转债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回复”。
可转债方案
发行规模与数量:本次拟发行的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0132.00万元,对应发行数量不超过19013200张,每张债券按面值100元发行。
债券期限:可转债的存续期限设定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
上市安排:该可转债以及未来转换后的A股股票,均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募集资金用途
全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22442万元募集资金。项目将在闵行区莘庄购置36.6亩土地,建设总面积4.36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及实验室场地,其中包含触觉反馈、光学防抖等专业实验室,预计到2028年末能够满足988名研发人员的办公需求。
端侧AI及配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4120万元。项目聚焦开发MCU+NPU、DSP+NPU等芯片,同时配套研发高速接口、热管理芯片及神经网络算法,主要瞄准智能穿戴、AIoT等领域。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63%,静态投资回收期6.18年。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2680万元。重点研发音频功放、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通过升级单边电感技术来降低系统成本。目前相关产品已进入比亚迪、广汽等企业的供应链,2024年车载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0%,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18.51%,静态投资回收期6.42年。
运动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0890万元。主要研发智能BLDC电机驱动芯片及磁传感器,产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领域,其现有相关产品在2024年的出货量已超3亿颗。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达19.76%,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02年。
可转债问询回复中主要涉及的内容
前次募投项目相关情况
进展与成果:前次三个募投项目已于2025年8月全部结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且全部完成预定产品开发目标。测算期前四年累计实现收入35.41亿元,超出预计收入的31.04亿元,其中智能音频芯片项目收入20.83亿元、马达驱动芯片项目收入9.84亿元,均大幅超出预期。
未达预期项目说明:仅5G射频器件项目收入4.73亿元低于预期,公司解释这是2022-2023年行业需求疲软、地缘政治等客观因素导致,具有合理性,并预判随着宏观环境回暖及AI技术带来新需求,该项目后续收入有望提升。同时还说明了前次项目多次变更、调整或延期的具体原因,强调前期规划具备审慎性,项目实施环境的变化不会对本次募投项目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本次募资及募投项目细节
募资规模与合理性:本次拟募资不超19.01亿元,对应未来四年约25.35亿元的资金缺口,募资规模可有效填补核心缺口,剩余缺口将通过自有资金及经营现金流补足。且募资投向均围绕主营业务,不涉及置换董事会前投入资金,非资本性支出占比29.75%,未超30%的监管上限,符合监管要求。
四大项目具体回应:对于全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说明选址上海闵行莘庄,将建设可靠性、触觉反馈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虽前次调减过研发中心相关投资,但本次项目在场地规模、实验室功能等方面与前次有本质区别,能解决当前研发场地不足问题,符合科技创新领域投向;针对端侧AI、车载、运动控制三大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详细阐述了产品与现有及前次募投产品的差异化,比如车载芯片主攻音频功放产品,采用单边电感技术,还披露了项目研发有充足技术储备,且已积累比亚迪等潜在客户,同时给出审慎的效益测算,三个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在18.51%-19.76%,投资回收期6年左右,论证了项目可行性。
业务与经营状况说明
财务数据与盈利能力:披露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8.48%,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5.72%。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5.1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4.44亿元,财务状况稳健。同时说明存货余额较2022年末下降30.1%,且库龄1年以内占比88.13%,应收账款账龄均在1年以内,坏账准备计提充分,存货及应收账款风险可控。
市场竞争力与业务前景:强调公司在音频、马达驱动等芯片领域的技术壁垒,客户涵盖Meta、小米、比亚迪等头部厂商。还分析了本次募投项目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前景,称当前市场对端侧AI、车载芯片等需求持续扩大,公司现有客户资源和技术积累能支撑本次业务规模扩张,不存在明显的产能消纳风险。
其他合规性与风险相关回应
公司全面核查并说明自身治理规范,不存在违规占用资金、内控缺陷等问题。同时充分披露了本次募投可能面临的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降价等风险,并结合自身技术储备、客户资源及供应链保障措施,给出了对应的应对方案,保障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透明度,以此回应监管对发行合规性的关注。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