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可转债 微导纳米11.7亿可转债获批:业绩高增长下,为何现金吃紧?

微导纳米11.7亿可转债获批:业绩高增长下,为何现金吃紧?

2025年7月4日,微导纳米(SH688147)可转债发行在上交所注册生效。 上市三年,融资23亿 微导纳米于2022年12月23日登陆科创板,IPO募资11亿元,成为国内原子层沉…

2025年7月4日,微导纳米(SH688147)可转债发行在上交所注册生效。

上市三年,融资23亿

微导纳米于2022年12月23日登陆科创板,IPO募资11亿元,成为国内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领域的“第一股”。然而,仅仅过去一年半,其IPO募资已使用近9亿元。公司在2024年年中就披露了可转债发行预案,计划再度募资不超过11.7亿元,这一规模甚至超过了IPO。

对于一家市值不到145亿的公司来说,为何资金使用速度如此之快?又为何在上市仅一年多后就再次寻求大规模融资?这需要从微导纳米的业务模式的重资产属性说起。其核心业务是研发和生产ALD设备,也就是纳米级超薄镀膜设备。ALD主要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两大领域。2021年9月,公司成功研发出国产首台应用于28nm芯片生产线的ALD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

然而,这种高端设备的制造本身就是一个资本高度密集的过程。 持续突破ALD、CVD(化学气相沉积)等纳米级薄膜沉积工艺,意味着漫长的研发周期和高昂的试错成本。单台设备的售价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美元,同时还需要配套高精度的量测仪器和昂贵的洁净车间环境。比如此次可转债募资的主要投向——总投资达6.7亿元的“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其核心支出正是场地建设与生产设备的购置。

来源:可转债募资说明书

国产替代 + 双轮驱动,增长潜力凸显

作为国产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军者,微导纳米体现稀缺标的属性。近年半导体设备市场因国产替代加速而持续扩容,2029年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559亿美元,而国内CVD/ALD设备综合国产化率不到10%,替代空间广阔。微导纳米的半导体业务由ALD+CVD双驱动,工艺覆盖度持续提升。产品方面,公司保持核心产品ALD设备销售领先优势,进入产业化验证阶段的ALD和CVD工艺种类不断增加,持续扩大工艺覆盖度和市场空间。客户方面,公司半导体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已覆盖逻辑、存储、硅基OLED和第三代半导体,存储领域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虽然短期光伏行业景气下行,但微导纳米的韧性十足, ALD设备保持优势,品类扩张支撑业绩高增长。公司ALD设备的市占率保持领先,且不断丰富光伏设备产品矩阵,提供包括ALD、PECVD、PEALD、扩散退火等多种设备,实现了对TOPCon产线真空类设备的全覆盖。公司紧跟行业电池技术迭代和扩产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横向拓宽产品线,提高市场覆盖率,持续引领TOPCon等新型高效电池量产导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储备,打造未来长期增长点。

业绩扩张伴生现金流承压

在半导体+光伏业务双轮驱动下,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强劲。2019-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速达66%,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33%。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67.72亿元。预计随着公司半导体设备的工艺覆盖面和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大,订单有望持续快速放量。

2025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10亿元,去年同期为1.71亿,翻了近3倍;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去年同期为357.3万,同比增长了23倍

伴随业绩迅速膨胀,应收账款坏账压力与存货减值风险成为财报重要承压点。2019-2024年,六年间公司应收账款从6809万元翻了10倍到6.87亿元。存货从2.74亿元增长了13倍到37.23亿元,当前光伏行业存在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下跌、盈利承压,进一步加剧了存货跌价可能性。受应收账款高企和存货攀升影响,2019-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净流出8.51亿元,这正是公司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的核心原因之一。

微导纳米近一年股价长期在 30 元以下波动,未能充分反映其业务扩张、订单增长等基本面利好。这是因为可转债发行价格与正股价格存在关联,在可转债发行的筹备及审核阶段,市场通常会对标的股价形成一定压制。如今可转债发行正式落地,市场对 “股价调控” 的担忧将彻底消除,此前被压制的估值预期有望释放,行情或随之启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59264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