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 厦门钨业2024年净利17.28亿同比增7.88%,细钨丝销量56%高增长

厦门钨业2024年净利17.28亿同比增7.88%,细钨丝销量56%高增长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厦门钨业(600549)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96亿元,虽然同比下降10.66%,但归母…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厦门钨业(600549)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96亿元,虽然同比下降10.66%,但归母净利润却逆势增长7.88%,达到17.28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5%至15.2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归母净资产同比大幅增长41.84%,达到159.03亿元,总资产突破454.64亿元,同比增长15.76%,展现出强大的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增长1.2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08%至3.67亿元,为全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元(含税),总派发金额达6.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8.59%,充分体现了公司回报股东的决心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逆势增长彰显经营韧性 核心业务表现亮眼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波动加大的环境下,厦门钨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耕细分市场,实现了利润的逆势增长。分业务板块来看,钨钼业务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4.14亿元,同比增长5.78%,利润总额25.25亿元,同比增长7.55%。其中,切削工具产品在3C、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长显著,营收同比增长7%;细钨丝全年销量达到1354亿米,同比增长56%,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1070亿米,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光伏切割领域的领先地位。

稀土业务虽然营收同比下降,实现营业收入44.35亿元,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67.44%至2.41亿元。磁性材料产品通过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力度,销量同比增长16%,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能源新材料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营收同比下降23.19%至132.97亿元,但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钴酸锂销量同比大增33.52%至4.62万吨,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龙头;三元材料销量也实现37.45%的增长,达到5.14万吨,行业排名显著提升。

公司持续推进非核心业务调整,完成成都滕王阁地产和成都滕王阁物业的股权转让,确认投资收益1.45亿元,房地产业务同比减亏1.03亿元,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战略清晰显现。

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引领行业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厦门钨业2024年在研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全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福建省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等国家各级科研项目49项,组织开展重大重点研发项目3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新增授权专利325件(其中发明专利190件),新获批省级专利奖2项,截至2024年末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973项(其中发明专利1016项)。

在具体技术突破方面,”典型关键矿产资源高效能浮选药剂设计、开发与应用”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高性能矿用瓷球研制及其低碳磨矿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获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飞机关键部件高效加工用刀具国产化”获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金属基胶体捕收剂强化细粒钨矿疏水团聚浮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碳化钨及其硬质合金新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无粘结相碳化钨基硬质合金超精密光学模具开发及产业化”和“电火花加工用高强度钼合金丝的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国家层面产业链供给安全的”卡脖子”问题,也为公司产品竞争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同时,公司全面推行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建设,构建从市场洞察到新产品盈利的创新经营体系;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圈,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提升绩效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实现卓越业绩。

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凸显 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厦门钨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不断增强的资源保障能力。在钨产业方面,公司拥有三家在产钨矿企业(洛阳豫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博白巨典),为后端深加工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稀土业务方面,公司作为国家重点稀土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通过与赤峰黄金合资设立厦门赤金厦钨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开发老挝稀土资源,进一步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

在能源新材料领域,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和合资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原料供应网络。目前,公司是腾远钴业的第三大股东,并且通过控股子公司厦钨新能与盛屯矿业、雅化锂业、中色国际贸易等上游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厦钨新能与中色国际贸易携手成立了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一条年产能约60,000吨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线,目前正处于一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阶段;与此同时,欧洲厦钨新能与法国Orano PCAM合资成立了法国厦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建设一条年产能为40,000吨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线,合资公司已经成立,并正在开展前期筹备工作,这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齐头并进

2024年,厦门钨业全力推进重点投资项目建设,为未来发展蓄力。钨钼产业重点推进硬质合金工业园、切削工具生产线、光伏用钨丝和氧化钼生产线等项目;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海璟基地和宁德基地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四川雅安磷酸铁锂、福泉厦钨新能源等项目;稀土产业重点推进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扩产和二次资源回收等项目。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韩国废钨回收基地实现全面协同生产;泰国金鹭生产基地二期按计划推进;法国正极材料基地启动招标工作;金龙稀土积极开展海外基地调研及论证工作。公司还顺利完成A股再融资,募集资金35.27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金龙稀土完成新三板挂牌申报工作,进一步拓宽资本渠道,助力稀土业务发展。

稳中求进 创新引领

2025年一季度,厦门钨业各业务板块表现分化但总体稳健。钨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54亿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稀土业务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36%至13.35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10%至0.66亿元,磁性材料销量同比增长49%;能源新材料业务虽然三元材料销量有所下降,但钴酸锂销量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52%。

面对未来,厦门钨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聚焦主业”的发展战略。在钨钼领域,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光伏用钨丝、硬质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稀土业务将加快磁性材料产能扩张,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能源新材料业务将加大高电压钴酸锂、高功率三元材料等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同时,公司将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完善海外生产基地布局,提升全球资源获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54365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admingl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