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可转债 星源卓镁4.5亿可转债获批,年产300万套项目领跑轻量化浪潮

星源卓镁4.5亿可转债获批,年产300万套项目领跑轻量化浪潮

2025年10月15日,星源卓镁(301398)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注册生效,标志着这家深耕镁合金压铸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再获重大突破。本次4.5亿元可转债…

2025年10月15日,星源卓镁(301398)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注册生效,标志着这家深耕镁合金压铸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再获重大突破。本次4.5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年产300万套汽车用高强度大型镁合金精密成型件项目”,在汽车轻量化浪潮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公司正以技术积淀为基、产能扩容为翼,向全球镁合金轻量化解决方案领军者加速跃升。

深耕镁合金赛道,筑就先发优势壁垒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星源卓镁自2009年起便聚焦镁合金压铸技术研发,率先构建“模具开发-压铸成型-精密加工-表面处理-质量检测”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体系。公司核心产品覆盖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汽车中控台零部件等大中型镁合金精密成型件,并延伸至电动自行车功能件、园林机械零配件等非汽车领域,形成“以镁为主、铝为辅”的差异化产品矩阵。

本次募投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等高增长赛道,项目达产后将新增300万套年产能,显著提升公司在中大型镁合金成型件领域的供应能力。这一布局不仅契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的“2035年汽车轻量化核心技术突破”目标,更响应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对高强度镁合金应用的政策扶持,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下,行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专利矩阵赋能,品质管控树标杆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星源卓镁已构建包含防开裂成型技术、局部加压成型技术等在内的十大核心技术体系,累计获得十项发明专利及四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配备德马吉高速加工中心、伊之密冷室压铸机、马扎克五轴加工中心等国际先进设备,结合蔡司三坐标测量仪、X光探伤仪等精密检测系统,实现从模具设计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并通过IATF 16949:2016质量体系认证。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从1506.07万元增至2129.5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稳定在5%以上。截止2025年6月,公司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82人,占比达11.50%。凭借技术优势,公司主导制定镁合金铸造转向盘骨架坯料国家标准,并荣获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北仑科技引领示范企业等称号,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的“电驱动系统镁合金壳体”更斩获国际镁协第81届世界镁业大会优秀汽车镁合金铸件奖,彰显行业技术领导力。

轻量化浪潮起,需求爆发正当时

在“双碳”目标下,汽车轻量化已成为节能减排的核心路径。当前汽车材料构成中,钢材占比达55%,轻量化材料替代空间广阔。镁合金以1.74g/cm³的低密度(铝的2/3,钢的1/4)成为最优解,其减重效果显著优于高强度钢,成本与工艺复杂度又优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需求尤为迫切——电池组占整车重量20%以上,直接制约续航与操控性能。上汽集团首创的镁合金电驱动总成系统于2022年量产,星源卓镁作为核心供应商助力该技术落地,标志镁合金在电驱壳体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88.8万辆,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14%。随着镁合金价格与铝合金趋近,其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公司现有产品已应用于智己、红旗、福特、奥迪等知名品牌,通过一级、二级供应商认证体系构建稳定客户网络。由于汽车零部件认证周期长、质量要求严,客户粘性极强,星源卓镁凭借快速响应机制与质量控制优势,在客户合作中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增长韧性强,盈利与回报双轮驱动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71亿元增长至4.09亿元,净利润由5623.13万元提升至8033.11万元,经营规模稳步扩张。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达8320万元,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115.21%。在保障研发投入的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切实履行对投资者的回报承诺,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股东利益的良性平衡。

本次可转债发行不仅是对公司战略的深度贯彻,更是对未来市场的前瞻性布局。通过提前布局产能建设,公司可有效应对业务扩张带来的产能利用率上升压力,缩短研发试制周期,增强订单承接能力。未来,星源卓镁将继续以镁合金轻量化应用为战略方向,拓展镁合金在多领域的应用场景,丰富产品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并借助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全球影响力。

星源卓镁正依托创新优势与规模实力,在汽车轻量化变革的浪潮中稳健前行,以差异化竞争力开辟行业新赛道。随着“年产300万套”项目的落地生根,公司不仅将巩固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有望引领全球镁合金产业向更高附加值、更广应用场景的跨越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与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65506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