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讯 7月8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50,股票简称:中国船舶)并购重组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
并购方案
并购方式:中国船舶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换股价格与比例:双方换股价格经除权除息调整后,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由此确定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交易金额:中国船舶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为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成交金额,约1151.5亿元。交易金额超过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各自资产金额的50%,对两家公司均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股权结构变化:不考虑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行权影响,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有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约为20亿股,持股比例为26.71%,为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约为37亿股,控股比例为49.29%,为存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并购背景
2019年,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因此需要通过重组来解决这一问题,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
并购影响
规模与市场地位提升:合并后,存续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18%,生产排期已延伸至2029年,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稳居全球造船业首位。
业务协同优化: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企业,与中国重工的大连重工、武船重工等造船资产形成互补,军品、民品、海工装备三大板块实现全链条覆盖,高端船型的产能集中度显著提升,有望打破韩国在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领域的垄断。
响应国家战略:本次交易是中国船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有关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海科技”号召,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
并购进程
2024年9月2日晚,中国重工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称与中国船舶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2024年9月18日晚,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双双公告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9月19日,两家公司复牌。
2025年1月7日,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已出具有关批复意见,原则同意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总体方案。
2025年5月8日晚,中国船舶公告称,上交所决定受理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申请并依法进行审核。
2025年6月20日,中国船舶发布《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中国重工发布关于吸收合并暨关联交易申请的审核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并购取得关键进展。
2025年7月4日,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8次审议会议,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审核通过。本次交易尚需中国证监会予以注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后方可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