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情 转债指数出现不断新高 背后优质转债稀缺性逐步体现

转债指数出现不断新高 背后优质转债稀缺性逐步体现

开年以来,债券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调整,部分纯债基金回撤幅度甚至超过1%,反观可转债市场却一枝独秀,走出独立走势。3月18日早盘,中证转债指数续刷近10年来新高,今年累计涨幅高达5.6…

开年以来,债券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调整,部分纯债基金回撤幅度甚至超过1%,反观可转债市场却一枝独秀,走出独立走势。3月18日早盘,中证转债指数续刷近10年来新高,今年累计涨幅高达5.65%,超过上证指数同期表现。当前转债市场更偏股性,今年一季度权益市场中科技类、中小盘标的表现强劲,在正股驱动下,中小盘转债涌现出大量结构性投资机会。受益于可转债市场的强势表现,可转债基金的业绩表现也相对靠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8日,全市场转债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8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19日,存量可转债的未转股余额约为6920亿元,与2023年底超过8700亿元的规模相比,短短一年多时间,可转债规模下降近2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还有22只可转债因强赎或到期,将陆续迎来赎回登记日,可转债新券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可转债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压缩。

业内人士向表示,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收缩,除了一级市场转债审核流程放缓的原因外,上市公司转债发行意愿也存在下降的情况。在目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优势有所减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意愿下降。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券与股票特性的投资工具,正逐渐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近期,可转债市场持续走牛,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与投资机会,值得做进一步解析。

一、可转债市场持续走强的原因

宏观经济环境的有力支撑

国内经济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数据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稳增长政策(如扩大内需、基建投资)提升企业盈利前景,间接利好转债正股表现。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可转债作为与经济周期紧密相连的金融产品,其吸引力自然水涨船高。投资者普遍认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向好,可转债所对应的正股价格有望上涨,从而带动可转债市场整体上扬。

政策层面的积极助力

监管层对于可转债市场的政策导向总体偏向积极,旨在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与规范运行。一方面,政策制定者不断完善可转债市场的交易规则、发行制度以及信息披露要求等,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方面,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例如,通过降低利率、降准等操作,使得资金成本降低,进而推动了可转债市场的估值上升,为市场的持续走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

从供给端来看,可转债的发行量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原因或市场环境的变化,暂缓或取消了可转债的发行计划。这就导致了可转债市场的供给相对紧张,稀缺性凸显。而在需求端,随着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对可转债认知度的提高,各类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对可转债的配置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银行理财资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出于对资产配置多元化以及稳定收益的追求,纷纷将目光投向可转债市场。供需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关系,直接推动了可转债价格的持续上涨,促使市场不断走牛。

二、供需矛盾与估值修复的逻辑

当前可转债市场呈现“存量稀缺、估值分化”的特征,供需矛盾成为推动价格上行的关键因素。

存量规模收缩下的稀缺性溢价

强制赎回加速(如年内50只转债触发赎回条款)导致可流通标的减少,而增量发行受限(预计2025年供给延续偏紧),供需失衡推升存量转债估值。

估值修复的阶段性特征

截至2025年1月,全市场转债平均价格修复至127.47元,转股溢价率中位数降至46.17%,低价券(如20%分位数品种)估值修复显著,高价券尚存空间。

信用风险缓解(如退市新规落地后低价券企稳)及政策托底,进一步支撑估值修复。

潜在风险

正股波动风险

尽管可转债具有债券的保底属性,但其价格与正股价格仍保持着紧密的联动关系。如果正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可转债的价格也会随之受到拖累。特别是在市场情绪悲观、恐慌性抛售蔓延的情况下,可转债的跌幅可能会超出投资者的预期。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可转债时,必须对正股的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考虑其估值水平、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前景等因素,以规避因正股下跌带来的投资风险。

赎回条款风险

许多可转债设有赎回条款,当正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发行公司有权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赎回可转债。这一条款的存在,使得投资者面临被迫转股或以较低价格卖出可转债的风险。如果投资者未能及时关注赎回公告或对市场走势判断失误,可能会导致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可转债的赎回条款触发条件以及发行公司的赎回意愿,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展望未来,可转债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与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可转债市场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投资选择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投资者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市场行情并非一成不变,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政策调整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可转债市场产生影响。因此,投资者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策略,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妥善应对风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52043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