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与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惠通科技(股票代码:301601)于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9.30%;扣非净利润1.04亿元,增幅达14.15%,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尤为亮眼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转正至1.14亿元,印证了公司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进入2025年,公司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报告显示,受益于40万吨/年(27.5wt%)双氧水装置以及年产3万吨PBX柔性装置的顺利交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88%。
技术壁垒构筑核心竞争力 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惠通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发展命脉。2024年,公司在尼龙66、双氧水、生物降解材料等细分领域持续强化技术优势,单线产能突破成为突出亮点。目前,公司尼龙66关键设备单线年产能已提升至4万吨,PBAT核心设备跃升至6万吨并规划向10万吨迈进,双氧水流化床技术单线年产能达50万吨(27.5%计)。这些突破不仅降低了客户单位投资成本,更通过规模效应提升了全产业链竞争力。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度,公司投入3146万元,累计拥有47项境内发明专利和110项实用新型专利,其核心技术贯穿从工艺包设计到设备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
2024年度,公司针对循环回用聚乳酸工艺流程装置的研发项目已成功完成主体设备的开发,并已进入试验验证阶段。2024年8月,公司荣幸入选工信部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录。此外,子公司惠通生物的“年产10.5万吨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项目——年产3.5万吨(一期)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项目”因其在节能降碳方面的显著成效,被选为“节能减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塑料污染治理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支持项目之一。2024年,公司申请的节能减碳专项2024年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5,000万元获得批准,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累计获得该项补助资金4,000万元。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节能4.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25万吨,充分展现了绿色技术的社会价值。
头部客户生态圈稳固 在”双碳”蓝海中破浪前行
凭借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惠通科技在高端客户市场持续开疆拓土。年报显示,公司与万华化学、扬农化工、平煤神马等行业龙头合作进一步深化,大型国企及上市公司客户占比显著。这种优质客户结构不仅保障了订单质量,更推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实现同比增长323.49%,为后续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作为连接技术与市场的关键纽带,惠通科技的工程化能力持续突破。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成功交付40万吨/年(27.5wt%)双氧水装置及年产3万吨PBX柔性装置两大标杆项目,不仅贡献了当期营收的同比高增长,更在生物基尼龙(PA56)、PBAT/PBS等新兴材料领域树立了技术标杆。这些成功案例不仅验证了公司的工程转化能力,更成为向市场展示其技术实力的最佳名片。
2025年1月15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标志着惠通科技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上市后,公司迅速推出每10股派现1.8元的分红方案,在积极回馈投资者的同时,仍保持对聚乳酸等战略项目的持续投入。
站在“中国制造2025”与“双碳”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惠通科技已明确“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三大战略方向。随着全球禁塑令的深入推进,生物降解材料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凭借在可降解材料装备领域的技术储备,叠加聚乳酸自有产能的协同优势,正加速向“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三位一体的国际创新企业迈进。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契合全球绿色发展趋势,更将重塑公司在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