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代表,确实存在技术门槛低、企业数量多、竞争白热化等特点。全国400余家水泥企业在产能调控、技术革新和环保升级的持续压力下,普遍面临转型考验。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宁夏建材的实践给出了务实的方向——聚焦“高端、绿色、智能”三个维度,通过具体行动而非空泛概念实现突围。
主业突围,构建“水泥+”全产业链生态
上市22年来,宁夏建材始终聚焦主责主业,通过“新建+并购”双轮驱动实现规模跃升。旗下20家企业遍布宁夏、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形成跨区域水泥集团,总资产突破百亿规模。在“水泥+”战略指引下,企业构建起油井水泥、固井材料、混凝土、骨料四大核心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矩阵。目前,混凝土产能1117万方、骨料产能1100万吨、固井材料产能100万吨,与水泥主业形成强力支撑。
产品端,“赛马”水泥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凭借高强度、耐久性优势广泛应用于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机场、桥梁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公司持续开展产业基础再造,聚焦技术创新和研发,自主研发C100高性能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金刚砂混凝土、耐高温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1.25低密度固井复合材料、无裂纹水泥等多项新产品。2025年上半年,面对基建投资放缓的市场压力,企业通过错峰生产稳价、严控原煤采购成本、压降期间费用等组合拳,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同比激增101.24%,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上,宁夏建材率先跑出加速度。由赛马物联研发的“我找车”数字物流平台,已成长为建材行业首个“制造业+物流业”深度融合的全国性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调度算法优化运输路径,整合全国194.7万辆注册车辆资源,不仅为货主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更开拓油气、轮胎等车后市场增值服务,形成完整的数字物流生态。
除了数字物流,宁夏建材还抢抓国家“东数西算”重大工程机遇,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2024年,企业数据中心项目已通过体系认证,共投运1044架机柜,并具备了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安全服务、网络服务、云运营和运维服务以及容器、数据库、应用集成等多项功能,可以满足上云服务业务的要求。
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先后建成吴忠赛马、青水股份等二代新型干法生产线,能耗、排放指标领跑行业。吴忠赛马荣获工信部“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称号,青水股份则摘得“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与建材行业智能工厂双桂冠。通过两化融合AAA级认证,企业在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全流程实现智能化管控,水泥工序电耗同比下降,一级、二级能效水泥磨数量持续增加,绿色生产与降碳增效协同推进。
绿色转型,践行“双碳”战略的实践者
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型行业,宁夏建材以科技赋能破解减排难题。在原料替代方面,企业早在银川地区黏土资源匮乏时便率先使用煤矸石、粉煤灰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更探索金属镁渣综合利用,2024年累计使用5万吨镁渣,节约石灰石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在固废利用方面,企业将医疗废弃物投入焚烧系统,通过高温处理去除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热能回收用于水泥生产,形成“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模式。
绿色认证方面,企业先后获得“绿色建材产品”“低碳产品”等权威认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成效显著。通过持续推进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企业不仅实现了原煤采购成本与期间费用双降,更形成了绿色转型与经营效益的良性互动。
价值共享,构建投资者信赖生态
在资本市场上,宁夏建材以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自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红利超20亿元,近两年分红比例更是高达40%以上。2025年6月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派发现金红利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41.59%,创历史新高。
信息披露方面,企业连续三年发布ESG报告,全面展示环境、社会、治理领域履责情况。通过常态化业绩说明会、投资者集体接待日、上证E互动等多渠道沟通,2025年上半年回复投资者问询超200次,构建起透明高效的投资者关系网络。在治理结构优化方面,企业率先完成监事会撤销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责承接,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
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
创新始终是宁夏建材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企业新增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自治区数字化车间,新增专利42件、软件著作权3件。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企业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建成投运1044架机柜的绿色数据中心,具备计算、存储、安全、网络等全功能服务能力,为上云业务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企业持续强化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在采购、生产、物流、财务等全业务链条推进智能化转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的取得,标志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度应用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夏建材正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方向,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培育的双重赛道上加速奔跑。从产能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提升,从产品制造到服务赋能,从传统工厂到智能工厂,这家西北老牌企业正以创新为帆、以改革为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