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讯 9月4日,北交所官网显示,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创电气”)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
公司基本情况
发展历程:公司成立于1996年,1996年推出首款数字温度计,1997年首款微电脑温度控制器问世,2002年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24年完成上市辅导,2025年8月北交所上市过会。
股权结构: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李超飞,其直接持有精创电气44.66%的股份。李超飞配偶李敏持有28.16%的股份,其女儿李小凡持有6.87%的股份,三人共持有79.70%的股份。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与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颗粒物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物联网和基于云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制冷暖通、医药、食品和环境检测等行业或领域。
技术实力:公司拥有由200余名研发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均超过销售收入的8%,累计拥有200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7项,还参与起草28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生产规模:拥有年产760余万台套冷链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智能制造工厂,实现了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其精创冷云平台全球总设备接入量逾百万台。
经营业绩: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96亿元、4.35亿元和4.9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25%。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49亿元,同比增长6.83%。
发行概况
发行股票数量:拟在北交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4,463,334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2,169,500股,包括超额配售部分在内,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6,632,834股。
募集资金金额与用途:拟募集资金1.75亿元,主要用于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智能仪表研发中心及冷云平台建设项目。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意义
增强资金实力:通过IPO,精创电气可募集到大量资金。此次拟募资1.75亿元用于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等项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加大研发投入,借助资金支持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提升品牌影响力:上市是对精创电气企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认可,能有效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上市公司,会受到更多媒体和投资者关注,有助于在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中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市场认可度,利于拓展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合作伙伴。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过程中,公司需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这有助于精创电气建立更科学的决策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提供资本运作平台:上市后,精创电气拥有了资本市场平台,可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进行并购重组,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链延伸或业务多元化拓展,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吸引和留住人才:上市公司可通过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激励员工创造业绩,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有助于公司组建更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上市历程
2022年6月15日,精创电气与国泰君安签订上市辅导书面协议,并于次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申请材料,获受理后正式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2024年3月19日,因战略发展需要,辅导机构将公司拟申报板块由深交所创业板变更为北交所。
2024年6月19日,精创电气收到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辅导验收完成函。
2024年6月21日,公司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报材料,6月24日获北交所受理。
2024年7月22日,公司收到第一轮审核问询函,11月6日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问询焦点集中在信息系统审计、销售收入确认等问题上。
2025年3月31日,因财务报告有效期届满,公司上市申请被中止审核。
2025年5月21日,中止审核情形消除,恢复上市审核。
2025年8月29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1次审议会议召开,精创电气成功通过审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