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讯 9月4日,北交所官网显示,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鹏工业”)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
公司基本情况
发展历程: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8日,前身为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有限公司,2016年3月变更为现名,2022年6月挂牌新三板,2023年11月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请并获受理,2025年8月15日北交所上会并过会。
产品与服务:主要产品为工业精密清洗装备、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等专用智能装备,以及工业清洗剂、备件及服务等配套产品服务,主要应用于车辆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清洗领域。
企业性质与股权结构: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资本4646.52万元,实缴资本4646.52万元。实际控制人为李鹏堂,其持股比例为81.9%,控股股东为博德工业。
财务数据:2024年度,大鹏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8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系本期取得政府补助金额较少所致。
发行概况
发行数量: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500万股(含本数,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且发行后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5%。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25万股,包含超额配售部分,发行数量不超过1725万股(含本数)。
定价方式:通过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直接定价、合格投资者网上竞价、网下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最终价格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或按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同意的其他定价方式。
发行对象:不少于100人,需为已开通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禁止认购的除外。
募集资金用途:拟募集资金约1.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二期)、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上市意义
一、对公司自身:突破发展桎梏,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解决资金瓶颈,支撑战略落地
公司通过IPO募集约1.54亿元资金,核心用于“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二期)”“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一方面,生产基地扩建可直接提升车辆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系统清洗装备的产能,缓解当前下游高端制造领域的需求缺口;另一方面,研发中心投入能加速“清洗+检测”一体化技术的产业化,推动公司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填补在精密检测领域的技术短板,进一步巩固细分赛道龙头地位。
提升品牌公信力,拓宽市场边界
北交所上市意味着公司通过了监管层对经营规范性、财务真实性、业绩可持续性的严格审核,“公众公司”身份将显著增强下游客户(如汽车整车厂、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合作信任度。对高端制造客户而言,上市公司的履约能力、技术稳定性更具保障,有助于公司突破现有客户边界,切入合资车企、海外新能源企业等更高端的供应链体系;同时,上市后的信息披露机制也为未来拓展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优化治理与股权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上市前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高达81.9%,股权集中度较高。上市后引入公众投资者、潜在战略投资者,可形成更均衡的股权结构,减少“一言堂”决策风险;同时,需严格遵循北交所关于独立董事、内控审计、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推动公司从“家族化管理”向“现代化企业治理”转型,提升决策科学性与运营效率。此外,上市后融资渠道从“银行贷款、股东增资”拓展至“增发股票、可转债”等资本市场工具,融资成本更低、方式更灵活,可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2025年上半年曾因政府补助减少导致净利润下滑),降低对单一融资方式的依赖。
二、对行业:引领工业精密清洗赛道升级,加速国产替代
推动行业技术迭代与标准化
工业精密清洗是汽车、新能源等高端制造的“刚需环节”,直接影响核心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作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先企业,大鹏工业上市后可凭借募集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清洗装备向“智能化(AI控制)、绿色化(低能耗清洗剂)、集成化(清洗+检测+干燥一体化)”升级。其技术成果有望成为行业标杆,带动国内同行业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从“跟随进口”向“自主领先”跨越,破解高端装备“卡脖子”难题。
强化国产替代能力,保障产业链安全
此前国内高端工业精密清洗装备市场(如新能源三电系统精密清洗)仍部分依赖德国凯驰、日本川崎等进口品牌,存在采购成本高、售后响应慢、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大鹏工业上市后资本实力增强,可通过扩大产能、优化成本控制,进一步提升国产装备的性价比优势,加速替代进口产品,降低国内汽车、新能源产业链对海外装备的依赖,保障供应链安全。
吸引资本关注,促进行业资源整合
作为工业精密清洗领域少数登陆北交所的企业,大鹏工业的上市将吸引资本市场对该细分赛道的关注,带动更多资金流入具备技术潜力的中小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产业格局。同时,上市后公司可通过兼并收购整合行业资源(如收购小型清洗剂企业、检测技术公司),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减少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促进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三、对资本市场:丰富北交所“高端制造”生态,提供上市范本
完善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版图
北交所的核心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大鹏工业深耕工业精密清洗领域近20年,是该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其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北交所高端装备制造板块的标的,为投资者提供“聚焦细分赛道龙头”的优质投资机会,助力北交所形成覆盖各高端制造细分领域的市场生态。
为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路径参考
公司曾于2020年冲击创业板IPO未果,后调整策略转向北交所,历经两轮问询、两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核中止等波折后最终过会。其“从创业板转向北交所、应对监管问询、解决历史问题”的经验,为工业精密清洗、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清晰的上市路径范本——包括如何匹配北交所上市标准、如何回应“业绩波动”“客户集中度”等监管关注问题,有助于更多细分领域优质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发展。
四、对区域经济:助力哈尔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
作为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大鹏工业的上市对哈尔滨及周边区域经济具有直接拉动作用:一方面,募集资金投入的生产研发基地(二期)位于哈尔滨,可直接新增就业岗位(目前公司员工413人,基地扩建后预计带动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就业),拉动本地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公司的“上市标杆效应”可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企业落户哈尔滨,助力当地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从传统重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能。
上市历程
创业板上市尝试:2017年4月,大鹏工业与招商证券签订首发上市辅导协议,拟申报IPO,但因业绩问题未能成行。2020年12月底,大鹏工业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IPO申请,2021年7月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因预计当年业绩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近58%,于2021年8月11日主动撤回申请,首次IPO以失败告终。
转战北交所:2023年6月,大鹏工业向黑龙江监管局提交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申请,9月拟申请北交所上市。2023年11月6日,其北交所上市申请通过证监局辅导验收,11月14日北交所受理其上市申请。
北交所审核波折:2023年12月12日,大鹏工业收到北交所首轮问询,2024年2月2日完成回复。2024年2月22日,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7月9日完成回复。2024年,公司两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还因审计机构被处罚导致审核中止近三个月,此外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种种问题影响了审核进度。
北交所过会:2025年8月15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布,大鹏工业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IPO上会获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