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报 上声电子2025半年报:硬件+软件+算法三维布局,营收13.67亿

上声电子2025半年报:硬件+软件+算法三维布局,营收13.67亿

2025年8月29日,上声电子(68853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481.93万元。…

2025年8月29日,上声电子(68853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481.93万元。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顶压前行、GDP保持5.3%增速的大背景下,上声电子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其一,国内汽车市场在价格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实现市场份额的逆势扩张;其二,公司积极挖掘客户潜力,继续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目前,公司已成功获得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的新项目定点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三大产品销售额均保持增长态势,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渗透能力。

尽管营收规模持续扩大,但公司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这一数据折射出制造业产能扩张期的典型成长阵痛。合肥新工厂自2024年底投产以来,正处于产能爬坡的关键期,折旧费用、人工成本及运营效率的阶段性失衡直接推高单位成本。与此同时,上游供应链承压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叠加新建产线调试期的良品率波动,进一步挤压产品毛利率空间。这种“规模扩张-成本上升-利润承压”的连锁反应,在制造业产能升级过程中具有普遍性,也反映出公司在快速扩张阶段需平衡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的战略挑战。

技术突围: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路突破

面对行业变革,上声电子在报告期内展现出清晰的技术升级路径。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在车载扬声器领域巩固既有优势的同时,着力布局汽车电子与声学算法领域。上半年申请的13项专利中,9项为发明专利。在2025年上半年举行的上海车展,公司对外展示了应用AI全景声音响系统技术。该系统整合钻石高音、碳纤维扬声器等创新专利,搭载4000W大功率功放与720°全景声场重构技术,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功放到算法的全自研体系。这种“硬件+软件+算法”的三维技术布局,不仅构建起技术护城河,更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声学部件供应商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全球交付体系的深化布局

在产能建设方面,上声电子展现出清晰的全球化战略思维。合肥新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国内产能的重大升级,尽管当前处于爬坡期,但其陆续释放的产能将为后续订单释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对捷克科技、墨西哥上声等海外基地的自动化改造持续推进,通过产线升级与新产品导入,提升对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的交付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苏州本部扬声器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竞争优势的立体化构建

上声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积累与全球交付的双重优势。在技术维度,公司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累计获得272项境内外知识产权,形成涵盖自主研发、同步开发、整车调音的完整技术体系。特别是在车载音响系统调音领域,公司独创的“软件+硬件”双轮驱动模式,结合专业调音团队的主观评价,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全球交付能力则是另一大支柱。通过在中国、捷克、巴西、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公司形成覆盖主要汽车生产区域的交付网络。这种“本地研发-本地生产-本地服务”的模式,不仅缩短响应周期,更通过与客户的前沿技术对接,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更长周期,上声电子面临双重机遇:一方面,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智能座舱对高品质声学系统的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出海”浪潮为公司海外扩张提供战略机遇。

上声电子的这份中期报告揭示了制造业升级的经典路径:在技术革命与产能扩张的双重推动下,短期利润波动在所难免,然而长期价值的创造则依赖于技术壁垒的构建速度及其商业化能力。相信,在汽车产业历经百年变革的当下,这家声学龙头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62353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