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产业周期性复苏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机遇下,东芯股份(688110)于8月23日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凭借技术深耕与战略前瞻,交出了一份兼具韧性与潜力的答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28.81%。其中,第二季度营收环比激增41.11%,毛利率提升至18.76%,较去年同期增长5.45个百分点,凸显市场需求回暖与产品结构优化的双重成效。作为国内少数实现NAND Flash、NOR Flash、DRAM全栈式存储解决方案的芯片设计企业,东芯股份正通过“存、算、联”一体化战略布局,开启国产存储芯片突破升级的新篇章。
技术壁垒构筑核心护城河
技术创新始终是东芯股份发展的核心引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1.05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30.74%,持续强化在SLC NAND Flash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并加速存储产品的迭代升级。在NAND Flash领域,公司“1xnm闪存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实现量产,工艺优化与产品可靠性指标显著提升,相关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售阶段。同时,2xnm制程SLC NAND Flash产品线持续扩充,可靠性指标进一步突破。在NOR Flash领域,公司聚焦48nm、55nm制程下64Mb-2Gb中高容量产品研发,围绕可穿戴设备、安防监控、物联网、汽车电子、端侧AI等应用场景,精准匹配不同容量需求,优化性能、功耗与性价比的平衡。通过产品矩阵的持续丰富,公司在高可靠性场景下的解决方案能力得到强化。
DRAM领域,在已量产的DDR3(L)、LPDDR1/2/4x、PSRAM等产品基础上,公司继续拓展可穿戴、网络通信等应用领域的新品研发,完善产品线布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形成4Gb+2Gb、4Gb+4Gb、8Gb+8Gb、16Gb+16Gb等多样化MCP产品组合,服务于5G通讯模块、车载模块、工业控制等场景。在研产品通过自主研发的SLC NAND Flash与DRAM组合,打造兼具成本优势与稳定性能的MCP解决方案,进一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车规级存储产品方面,公司SLC NAND Flash、NOR Flash及MCP产品均通过AEC-Q100认证,具备满足严苛车规级应用环境的能力。目前,公司已完成国内多家整车厂的白名单导入,并持续推进海内外Tier1供应商资质认证,多款车型已实现量产。产品应用覆盖通信及远程控制系统、ADAS系统、智能座舱域控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境内外有效专利121项、软件著作权1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86项、注册商标14项,研发实力持续增强。未来,公司将坚持“技术驱动发展”理念,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深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存算联”生态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在巩固存储主业优势的同时,东芯股份以战略眼光布局未来增长极,构建“存算联”一体化生态。
联接芯片领域,公司正推进Wi-Fi 7无线通信芯片研发。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研判,公司认为Wi-Fi 6/7技术凭借高带宽、高安全性、低延迟及多设备并发优势,将成为驱动无线连接市场增长的关键技术方向。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物联网终端、智能家电等联网设备规模扩大,市场对高速、可靠无线连接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首款无线传输芯片定位于高带宽、低延迟场景,通过差异化技术创新,致力于提供本土化智能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进展符合预期。
计算芯片领域,公司于2024年通过自有资金2亿元战略投资上海砺算,布局高性能GPU赛道。上海砺算专注于可扩展图形渲染GPU芯片研发,坚持自研架构,产品可实现端、云、边主流图形渲染与AI加速,对标主流GPU架构并与外部生态无缝兼容,旨在解决国产主流完整GPU架构自主可控的关键问题。报告期内,上海砺算首款自研GPU芯片“7G100”完成流片、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目前已进入客户送样及量产阶段。该产品可应用于个人电脑、专业设计、AIPC、云游戏、云渲染、数字孪生等领域。
供应链韧性强化全球竞争力
面对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东芯股份通过“本土深度、全球广度”的供应链战略构建抗风险能力。公司与晶圆厂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在工艺开发、产品设计、测试优化等环节保持紧密协作,确保产能保障。同时,公司坚持“双轨并行”策略,拓展境内外双代工模式,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在封测环节,公司与宏茂微、盛合晶微、南茂科技、AT Semicon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稳定合作,确保供应链持续稳定。
在AI端侧、HPC等长期需求驱动下,半导体市场正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东芯股份凭借技术领先性、生态协同力与供应链韧性,已在网络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建立深厚壁垒。随着车规级产品放量、GPU芯片量产及Wi-Fi 7商业化落地,公司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其长期价值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