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龙高股份(605086)2025年半年报正式披露。这份中期答卷不仅呈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态势,更通过低负债、高现金流的财务结构,以及战略资源整合的推进,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勾勒出公司在非金属矿领域的成长确定性。
一、业绩数据:盈利质量与股东回报双提升
从核心财务指标看,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量价利”协同改善的特征。营业总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9.53%,背后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东宫下矿区产能提升后,优质高岭土销量同比增加8.3%;二是中高端陶瓷企业需求回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65%,带动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净利润表现更为亮眼,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2.73万元同比增长22.46%,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核心原因在于成本端的精细化管控——通过配矿技术优化,单位选矿成本同比下降4.7%,叠加能源采购价格回落,推动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6.8%提升至38.2%。基本每股收益0.31元,为股东提供了稳定的盈利回报。
财务健康度方面,期末资产总计13.36亿元,资产负债率仅4.81%,较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公司几乎无有息负债,这意味着其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可低成本撬动扩张机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792.91万元,与净利润的比值达1.04,现金流对利润的覆盖能力强劲,为后续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
值得股东关注的是,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施7次现金分红,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3元(含税),合计派息1666.56万元,分红率达30.01%。体现了公司“盈利增长与股东回报同步提升”的经营理念。
二、核心竞争力:资源壁垒与技术护城河双重夯实
在非金属矿行业,资源禀赋是核心壁垒。公司东宫下矿区保有高岭土资源储量3136.20万吨(截至2023年末),作为国内少数特大型优质矿床,其矿石自然白度高达82%,远超行业平均75%的水平,无需深度加工即可满足高端陶瓷需求。更关键的是,该矿区自2024年11月起产能从60万吨/年提升至100万吨/年,有效期至2035年,按当前开采节奏,资源储备可支撑生产30年以上,为业绩持续性提供了底层保障。
技术层面,公司构建了“资源-加工-应用”的全链条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多级磁选-浮选联合工艺”,将劣矿资源利用率从60%提升至85%,每年减少资源浪费约5万吨;高白度高钾钠原矿开发技术使产品烧成白度提升至92%,成功打入高端艺术瓷和电子陶瓷供应链。专业矿山运营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15年,能精准把控开采节奏与选矿效率,确保吨矿运营成本低于行业平均12%。
三、引战落地:紫金系赋能资源与资本双轮驱动
龙高股份的“引战”事宜顺利落地,今年紫金矿业子公司紫金南投成为第二大股东,持有3584万股,占总股本的20%,这一战略协同的价值值得深度关注。紫金矿业作为全球矿业巨头,在资源勘探领域拥有覆盖40个国家的地质数据库,可助力龙高股份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优质高岭土、萤石矿等资源标的,加速外延并购。
技术协同方面,紫金矿业的“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和“低品位矿高效利用技术”已开始向龙高股份输出,有望进一步降低开采成本。在市场端,紫金矿业的全球客户网络可帮助公司拓展海外陶瓷企业订单。
四、发展战略:内生扩产与外延突破清晰落地
公司“双轮驱动”战略正逐步落地。内生增长方面,2024年投产的潮州飞天燕瓷土矿项目年产80万吨,目前产能利用率已达70%,该项目靠近华南陶瓷产业集群,可降低运输成本18%,预计全年贡献营收约8000万元。
外延布局聚焦“资源+深加工”两大方向:资源端计划在未来2年内并购1-2个优质高岭土或萤石矿,目标储量500万吨以上;深加工端拟建设高纯石英砂中试线,目标产能5000吨/年,切入光伏辅材供应链。资本运作层面,借助紫金系资本平台,公司有望通过定增、可转债等方式融资,支撑战略落地。
结语
龙高股份2025年半年报展现出“盈利增长稳健、财务结构健康、战略协同加速”的特点。对于股东而言,高分红与低负债提供了安全边际;对于机构投资者,资源壁垒、技术储备与新能源赛道拓展潜力构成了成长逻辑。龙高股份不再只是那个“挖土”的公司,它正沿着“产业延伸走下去,资源布局走出去”的战略方向,转型为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非金属矿行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