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深交所创业板IPO-新广益经营状况分析

深交所创业板IPO-新广益经营状况分析

一、公司概况 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益”或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

一、公司概况

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益”或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公司自2004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进口替代”的技术发展路线,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不仅陆续打破了欧美日韩企业在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产品上的技术垄断,而且成功发展成为相关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厂商,确立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行业地位。

二、行业前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属于“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之“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公司产品主要为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属于复合功能材料细分行业之一的功能性膜材料行业。复合功能性膜材料的概念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功能性膜功能各异、品种多样,可应用于电子电气、光电显示、新能源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1、功能膜材料行业

功能性膜材料因其各方面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自动化制造、消费电子、屏幕显示、生物医疗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上游原材料,在下游应用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功能性膜材料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屏幕显示组件、FPC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相关应用领域的具体产品如下表所示:

中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受到下游新型显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需求扩张的影响,根据世界半导体大会暨首届国际先进半导体材料峰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功能性膜材料产业报告》,2021年中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140亿元,同比增长17.0%,预计2024年可达到1,69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0%。

光学功能膜是中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的主要产品。从2021年中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产品结构来看,光学功能膜占比最大,达到40.8%,分离功能膜和包装功能膜次之,占比达到27.0%和17.1%。

2、功能膜材料终端应用分析

A、印刷线路板市场应用

印制电路板是我国电子业的上游基础行业,决定了我国电子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全球印刷电路板产业产值占电子组件产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各个电子组件细分产业中比重最大的产业。FPC是印刷线路板中的一种,全称为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中文名称柔性印制线路板,一般用PI等柔性材料做基材,可以任意进行弯折、挠曲,简称软板,又称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据Prismark统计,全球FPC产值由2008年的66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22亿美元,CAGR达到5.7%,目前FPC产值约占整个PCB行业产值近20%。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FPC市场规模达到500亿美元。

根据智研咨询估计,预计至2027年我国FPC市场规模将达到1,885.76亿元,2021到2027年CAGR可达8.48%。其中智能手机领域需求规模为785.5亿元,平板电脑领域需求规模为323.12亿元,其他消费电子领域需求规模为317.89亿元,汽车电子领域需求规模为115.8亿元,网络通信领域需求规模为35.05亿元,其他应用领域需求规模为308.4亿元。

B、消费电子市场应用

(A)智能手机

2011年至今,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95.0%,智能手机已经全面取代功能手机成为我国消费者的首选。2011年-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4.9亿台增长至12.1亿台,年复合增长率约8.57%。

(B)可穿戴智能设备

根据IDC数据,2014-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5.34亿台,同比增长19.99%,持续保持高增长。

根据IDC的数据,2023年全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1.7%,预估2024年增长10.5%。在中国市场方面,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470万台,同比增长7.5%,整体市场持续增长,正在进入稳定复苏状态。

全球AR/VR市场出货量有望从2020年的585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2,13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49%。中国VR设备出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约为169万台,预计2025年出货量为1,266万台,FPC作为VR/AR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C)平板电脑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15年至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为2.07亿台、1.75亿台、1.64亿台、1.46亿台、1.44亿台、1.64亿台和1.68亿台,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22年全年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2亿台。中国平板电脑行业处于向上发展周期阶段,根据IDC数据,2019年、2020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2,241万台和2,339万台,2021年全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2,846万台,同比增长21.8%,创近7年出货最高增幅,2022年全年中国平板市场出货量同比去年增长5.2%,约为2,994万台,自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实现增长。

(D)笔记本电脑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在2020年达到高点后,在2021年依旧同比增长15%,再次达到创纪录的3.49亿台,呈现出货量稳定上升、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的状态。2022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略有下降,为2.92亿台。

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结束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同比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5,720万台,同比增长3.2%。展望未来,2024年全年出货量预计达到2.67亿台,较2023年增长8%,这主要得益于Windows的更新周期,以及具备AI功能和采用Arm架构电脑的崛起。全球笔记本市场规模的持续稳定,有效保持上游复合功能性材料市场需求的稳定。

C、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

根据EV Sales的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6年的77万辆增长到2021年675万辆,根据EV Tank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4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6年的51.7万辆增长到2021年352.1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3.4%,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新能源领域中动力电池的高速发展,FPC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重要配件,而与传统线束相比,FPC能实现模块化和自动化生产,可通过自动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凭借着FPC自身显著的特性能实现电池轻量化,更高安全性能,FPC替代传统线束是大势所趋。

据战新PCB产业研究所统计,2018年汽车FPC市场规模达53亿元,同比增长8.4%,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2016-2022年,汽车用FPC的年增长速度长期维持在6%-9%之间,至2022年汽车用FPC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0亿元。

三、行业政策

材料行业是宏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加强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国家的政策导向对行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能得到更大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为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对有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标准升级也给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材料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行业政策、标准、规划等文件如下:

四、行业竞争

公司主营产品为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在抗溢胶特种膜方面,公司的产品进入市场前,市场主要由日本的三井、住友、积水等公司垄断,公司凭借近20年发展,成功打破上述公司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根据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出具的证明,公司抗溢胶特种膜产品2020-2023年连续四年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2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此外,公司研发的高精度声学膜实现了中国技术在声学膜领域的自主突破,声学膜技术国际领先,目前是全球知名品牌耳机产品主要材料供应商之一。

公司专注发展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新能源行业的功能性材料,核心产品与三井化学、住友化学、积水化学、3M、索马龙、德莎等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可比。与此同时,公司与方邦股份、斯迪克均属于新材料厂商,在功能性材料领域内属于同行业公司。

行业内主要企业有:三井化学、住友化学、积水化学、3M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索马龙、德莎、方邦股份(688020.SH)、斯迪克(300806.SZ)等。

五、核心竞争力

(1)技术创新能力强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技术战略,致力于实现高分子特种薄膜的进口替代及国产化。在高端特种薄膜领域,公司具备突破海外技术垄断并实现国产替代的能力;在产品趋于逐步成熟的阶段,公司具备技术自主迭代、推动产品创新发展的能力;得益于多年技术研发的历史积淀,公司具备向高分子薄膜行业的其他先进领域横向快速扩展的能力。

(2)定制研发能力强

公司目前已经与多家全球知名FPC厂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与其形成了产品嵌入式的研发创新模式。

公司目前已建立了针对性强、分工明确的研发体系,组建了一支包含多应用领域专业背景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

(3)下游客户质量高,合作稳定

公司主要客户有鹏鼎控股、维信电子等全球知名柔性线路板生产厂商。公司下游线路板生产厂商客户在选择配件供应商时通常需经过1-3季度长时间的严格考核,会从企业规模、生产配合度、产品稳定性、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公司自设立以来深耕高分子复合功能性薄膜研发,多年来凭借良好的用户口碑、专业的技术服务,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客户的好评与认可,成为了鹏鼎控股、维信电子、景旺电子、歌尔股份、毅嘉科技、嘉联益等连续多年的供应商,获得过鹏鼎控股策略合作伙伴、鹏鼎控股最佳服务奖、歌尔股份核心供应商大会联合创新奖、景旺电子优秀供应商奖、毅嘉科技优秀供应商奖、嘉联益最佳供应商、绩优供应商等奖项与荣誉。

(4)对客户订单需求响应快速、服务及时

公司持续改进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灵活高效的生产系统实现对客户的及时供货与需求的快速响应。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选择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缩短了物流时间。针对宏观经济疲软造成的不确定性,公司也在其他区域也储备了主要原材料的备用供应商。这保证了公司可以在实行较低水平原材料安全库存的同时,仍能应对客户订单需求的变化。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生产排程调整迅速及时,同时配有专业的生产设备改装及安装团队、工装设备设计及制作团队,能够保证生产设备、工装设备等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在线快速切换,保障对客户订单需求的及时响应。

(5)具备定制化设备改造技术,以满足客户不同产品技术要求

经过十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新广益可根据聚烯烃、聚酯、聚醚、聚酰胺、聚氨酯、氟树脂等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特点,通过特殊工装设备设计,生产各类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产品,产品的工艺温度范围可覆盖70℃至400℃,产品的设计厚度可覆盖2um至2,000um。

公司自主设计控制程序,通过对传动部件和电气元件的自动化控制,在提升设备运行线速的同时维持产品收卷张力的稳定,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并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公司也和国内外领先的模具厂商合作,深入参与涂布/流延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通过对模具的流道形状、开口比例进行定制,可以满足客户多样的定制化需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50901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