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本川智能(300964)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在上半年实现经营效益与产能扩张的双重突破,核心财务指标与业务布局均呈现积极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3.8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母净利润2146万元,同比增长37.33%,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95.86%,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PCB行业整体需求的回暖,也离不开公司聚焦高端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的战略执行。
在业绩增长背景下,公司结合财务状况推出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7632.83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派现约763.28万元,这一方案既体现了对股东的回报,也为后续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保留了充足资金空间。
产能释放与订单结构优化
2025年上半年,本川智能通过“年产48万平高频高速、多层及高密度印制电路板生产线扩建项目”、“5G高频高速通信电路板项目”及珠海硕鸿多层电路板高端化改造升级项目”等产能扩张举措,上半年,公司印制电路板产量约为56.5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9.50%;印制电路板销量达52.5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93%,稼动率维持高位。规模效应的显现直接推动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5.94%,同比增加1.91个百分点。同时,公司主动调整订单结构,积极布局高多层板、HDI、刚挠结合板、特殊金属基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公司多层PCB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同比增加5.88个百分点。汽车电子、新能源、电力等领域的营收增长成为重要驱动力。
从通信设备到新兴领域延伸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川智能长期聚焦PCB中高端市场,以“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为特色,在通信设备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公司是业内最早攻克5G基站天线用中高频多层板技术的厂商之一,其“5G基站天线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高增长赛道,并与电机、电控、储能、充电桩、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客户深化合作,承接订单金额同比增长38.26%,客户群体覆盖近千家活跃客户,其中上市公司约百余家。
研发与信息化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500万元,同比增长8.82%,累计拥有71项专利(含23项发明专利),形成涵盖高频高速、高多层、刚挠结合、多层软板、金属基材、厚铜、HDI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体系。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推进产学研转化,公司持续强化在低空经济、机器人、AI服务器电源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储备。在产能端,南京扩建项目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珠海硕鸿工厂改造后逐步达产,泰国生产基地完成增资并推进建设,海外布局进一步完善。此外,公司通过MES系统、智能排程系统(APS)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良率提高及交期缩短,为订单交付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把握行业趋势,深化高端化与全球化布局
Prismark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PCB产业规模预计突破785.6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板块贡献438.34亿美元产值,维持稳定复合增长态势。在此行业背景下,本川智能依托高频高速PCB领域的技术积淀,叠加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优化,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南京、深圳、珠海三大国内生产基地协同运作,构建起覆盖高频高速板、高多层板、特种金属基板等高端产品的制造体系,并依托泰国生产基地的全球化布局,形成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川智能通过香港、美国、泰国等海外子公司构建的全球化网络,已实现海外市场拓展与本地化生产的深度融合。这种”技术引领+产能弹性+客户粘性”的三维发展模式,使其在通信设备迭代升级、汽车电子智能化转型及AI、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中占据先机。上半年业绩的显著增长,印证了公司战略路径的有效性,而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与新兴领域前瞻布局,正为公司构筑长期增长动能。在PCB行业结构性机遇持续释放的当下,本川智能有望通过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转型,进一步巩固其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