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晚,安井食品(603345.SH/02648.HK)披露中期业绩,在速冻食品行业持续扩容的背景下,交出一份“营收稳健、结构优化、战略深耕”的答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亿元,,虽同比有所调整,但公司通过战略投入与结构优化,进一步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安井食品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42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4.73亿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未审计)比例达70.02%。此举不仅体现了公司对股东价值的重视,更以真金白银的回报机制传递经营信心,彰显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的诚意。
行业红利持续释放,稳居行业前列
全球速冻食品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规模已达4177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6%。而中国市场的增速更为亮眼,同期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9.4%,超越主食、零食等传统食品子行业,成为“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安井食品作为国内速冻食品龙头,依托覆盖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及冷冻烘焙的多品类矩阵,已形成以华东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
安井食品的竞争力核心在于其“产品驱动”的基因。报告期内,公司延续“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创新逻辑,同步“升级换代”推出C端“肉多多烤肠系列”,包括原味大肉粒鲜肉肠、黑松露爆汁肉肠、法式香草风味芝士肉肠、日式照烧风味肉肠等四种口味以及烤肠全家福产品,实现品类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增强了产品盈利能力,目前市场推广和反馈良好。公司在积极推动渠道下沉、向低线市场延伸拓展的同时,全面拥抱大B(特通)客户和新零售客户,深挖渠道潜力。
数据显示,2024年安井食品单品年营收超1亿元的产品达39种,其中4种产品突破5亿元,印证其“培养3-5个战略大单品”策略的成效。这种“爆品集群”的打造能力,既源于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也得益于“B端及时跟进、C端升级换代”的差异化研发策略。
渠道精耕与数字化赋能,全渠发力提效
面对传统商超“宽类窄品”的调改趋势,以及盒马、山姆等新零售渠道对“差异化和质价比”产品的需求,安井食品今年明确“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策略,与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及盒马鲜生等展开深度合作,通过规模化销量形成成本优势。同时,公司持续推动渠道下沉,向低线市场延伸,并深化与大型连锁餐饮客户的数字化整合,提升经销商管理系统效能。
在供应链端,安井食品通过集团采购招投标控制成本,引入AI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赋能:采购端智能分析预警风险,生产端利用物联网系统提升智能化效率,销售端加强与商超、餐饮客户的系统对接,HR端通过智能问答提升员工效率。2023年,公司成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首家获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级叁级”的企业,并入选“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榜”,彰显其数字化领先地位。
战略收购切入新赛道,国际化布局加速
报告期内,安井食品完成对江苏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及鼎益丰食品(太仓)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正式切入冷冻烘焙赛道,产品涵盖吐司、菠萝包、司康等冷冻烘焙成品。此次收购不仅拓展了业务边界,更通过整合鼎味泰在高端鳕鱼糜制品、关东煮细分品类的渠道资源,实现与沃尔玛、奥乐齐等精品商超及便利店网络的协同,推动大B定制与小B渠道的经验互鉴。
值得关注的是,安井食品于7月4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借助港股平台,公司正推进国际化战略,未来将通过战略合作或并购拓展东南亚、欧洲及北美市场,布局海外产能与销售渠道,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
技术壁垒与质控体系构筑核心护城河
安井食品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分中心,与江南大学等国内多个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截至2025年6月,已取得IS022000、IS09001、IS014001、IS045001、HACCP等多类管理体系的151项认证。
在定价策略上,公司坚持“B端高质中价、C端高质中高价”,通过规模效应平衡成本与品质;渠道端“BC兼顾、全渠发力”的策略,则使其在家庭消费与餐饮场景中均占据主动。这些举措共同支撑起安井食品在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安井食品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效率提升与新赛道布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恰是其在行业红利期巩固优势的关键。随着冷冻烘焙业务的整合、海外市场的拓展及数字化能力的深化,这家速冻食品龙头正以“稳中求进”的姿态,在千亿级市场中书写更长的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