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中,光伏产业正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经历着技术路径的深刻变革。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将维持在500-700GW的高位,带动光伏电池设备的增量需求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速度快,带动光伏电池自动化设备的替代需求,逐步成为新的自动化设备增长点。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高端化升级正当时
2022年至今,随着PERC电池片转换效率接近理论极限值,TOPCon、XBC、HJT三种新一代N型高效电池片技术正在加快光伏电池技术的迭代。以TOPCon为代表的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高效电池片技术进入产业化进程。从实际落地的情况来看,TOPCon在突破设备、工艺、材料等瓶颈后,技术日趋成熟并实现成本和性能的平衡,率先完成量产;XBC作为一种平台型技术,具有高功率输出和低衰减率等特点,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分布式光伏场景。XBC电池的转换效率也非常高,部分企业的XBC电池转换效率甚至超过了27%,XBC电池凭借效率极限突破与场景适配性,在高端市场及特定应用场景具备长期竞争力;HJT电池以其高转换效率、低工艺温度、高稳定性、低衰减率和双面发电等优点著称。其转换效率同样非常高,并具备和钙钛矿电池结合制作低成本超高效叠层电池的巨大潜力。这场由技术迭代驱动的行业跃迁,不仅为设备厂商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对其技术响应速度和产品迭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引擎,正推动光伏设备行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的新阶段。国家《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了2027年工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的目标,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则从能耗、技术指标等方面引导产业升级。与此同时,全球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已降至0.13-0.25元/度的区间,内生驱动替代补贴依赖,催生了超过千GW的存量设备更新需求与增量产能扩张空间。在此背景下,具备核心技术储备与快速响应能力的设备企业,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赋能者。
高增长与高盈利印证技术领跑价值
作为国内光伏电池智能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江松科技凭借“技术引领、全链覆盖、客户协同”三大核心优势,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实现扩散退火、PECVD、湿法制程等核心工序设备的一体化覆盖,产品性能指标屡获行业认可。以210mm硅片扩散退火设备为例,其产能达13500片/小时,碎片率低至0.01%,性能远超国内外主流产品,成为行业标杆。
财务数据印证着市场对技术领跑者的价值认可。2022-2024年,江松科技营业收入从8.07亿元跃升至20.1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8.15%,显著跑赢行业平均增速;扣非净利润从0.86亿元增至1.87亿元,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超97%,技术产业化水平行业领先。
盈利质量优异,毛利率稳中有升:2022-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维持在25%左右,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持平。其中,PECVD设备毛利率稳定在22%-24%,扩散退火设备毛利率因大尺寸产品优化略有波动,但2024年已回升至26.42%;湿法制程设备毛利率从13.13%提升至23.31%,反映公司议价能力增强。设备改造及配套服务毛利率达71.82%,凸显高附加值业务潜力。
技术路线前瞻布局,把握当前与未来红利
面对技术路线的多元演进,江松科技展现出前瞻性的布局能力。在巩固TOPCon设备优势的同时,公司已向硼扩散、LPCVD等新领域延伸,硼扩散设备及组件贴膜机成功进入晶澳、一道新能等客户供应链,其他新品在协鑫、中来等企业的测试中表现优异。这种“基础工序深耕+新兴领域拓展”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公司既能把握当前TOPCon量产红利,又为BC、HJT等未来技术储备了弹药。
随着光伏产业从“规模竞争”转向“技术引领”,这家手握核心技术、深谙客户痛点、引领设备迭代的行业标杆,有望在“双碳”战略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机遇下,持续为全球光伏智能化制造注入中国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