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报 联检科技2025半年报解读:全球化布局初显成效 营收净利双增长

联检科技2025半年报解读:全球化布局初显成效 营收净利双增长

8月28日,联检科技(301115)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行业周期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公司以营业收入6.41亿元、归母净利润2490.63万元的成绩单,交出了一份兼具成…

8月28日,联检科技(301115)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行业周期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公司以营业收入6.41亿元、归母净利润2490.63万元的成绩单,交出了一份兼具成长性与韧性的答卷。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增幅达37.75%,扣非净利润亦实现6.98%的稳健增长,核心利润指标的显著提升,印证了这家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战略转型中的强劲动能。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联检科技以“检测+”产业模式为基石,持续推进的战略升级与业务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更名后的首度品牌体系升级,从“建科股份”到“联检科技”的蜕变,不仅是名称的迭代,更标志着其从区域性检测机构向全球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战略跃迁。通过“内生+并购”双轮驱动,公司成功切入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新兴检测领域,并完成对广东联检冠粤检测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实现交通、水利业务的跨区域协同,市场竞争力与发展空间得到双重拓展。

全球化布局提速,海外业务形成新增长极

在“出海战略”的指引下,联检科技的国际服务网络已初现雏形。新加坡阿里迪亚股权收购的完成、尼高科技(越南)有限公司的正式开业、老挝检测基地的启用,以及与印尼Vicma Lab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覆盖东南亚的核心节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缅泰地震后迅速参与灾后安全鉴定,以专业能力赢得泰国政府与中国驻泰使馆的联合感谢信,不仅为后续海外政府项目奠定信任基础,更彰显了技术实力与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这一系列动作表明,联检科技的全球化布局已从战略规划进入实质运营阶段,海外业务正逐步形成新的增长极。

技术壁垒与资质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内综合性技术服务领域的标杆企业,联检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全链条服务能力与资质壁垒的深度构建。公司持有包括中国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证书(CMA)、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认证、司法鉴定在内的多项重要资质,覆盖水利、交通、铁路、建设、人防、防雷、消防、计量、电子电器、汽车等多行业,并持续扩大参数申请范围以提升能力。这种全面的资质和参数覆盖构成了核心竞争优势,能有效拓宽业务范围,增强对多元化需求客户的粘性,降低分包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报告期内,光伏检测实验室正式启用并顺利通过CNAS权威认证。主编的《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钢结构行业实施指南》及行业标准《混凝土密实增强剂》成功发布;公司成功入选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第二批零碳建筑第三方测评机构名录,正式获得面向全国的零碳建筑测评权威资质。这些成就均凸显了公司在前沿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31项、软件著作权152件。子公司常安城市公共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申报的“江苏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建设,进一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联检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检测云”、“智检云”等信息化系统,显著提升了检验检测的数字化水平,并赋能传统服务,实现了与政府、客户的互联互通,强化了协作监管与流程数据透明。公司持续迭代平台功能,并在环保、食品、消费品领域部署了专业的LIMS系统,同时升级了汽车检测与计量领域的LIMS应用。其打造的“碳匠”系列平台及能碳一体机,为园区、企业、工厂及建筑提供了全方位的碳排放管理与低碳咨询服务。此外,公司通过打造财务共享中台深化业财融合,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全面支撑数字化转型。

当前,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正通过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手段破解“小散弱”现象。联检科技紧抓行业整合窗口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致力于打造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双碳”目标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下,这家正在崛起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62137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