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荣旗科技(301360)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在智能装备行业验收周期性波动与项目阶段性特征交织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尽管部分项目验收节奏延后及样机测试阶段产品短期影响了毛利率,,共同形成了短期业绩波动,但核心业务基本面展现出强劲韧性——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40.08%,在手订单规模同比激增135.34%,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充沛势能。这一数据组合印证了公司“短期承压、长期向好”的发展逻辑,更折射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浪潮下,技术驱动型企业的成长轨迹。
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构建确定性增长底座
当前全球智能制造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达2333.3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791.7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5.5%。中国市场的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需求形成双重驱动,2018-2022年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从1.51万亿元跃升至2.6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4%;2023-2024年延续高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分别达3.2万亿、3.4万亿元。在这一宏观趋势中,机器视觉与AI技术的融合成为关键变量——通过赋予工业设备“精准观察”与“智能判断”能力,推动质检环节从人工检测向全流程智能化跃迁,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旗科技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智能检测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公司“超高速多维感知新能源电池卷绕制程及电芯AI检测装备”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一批)”、“VCM-1000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的百纳米级智能(AI)光学测量仪”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基于AI多维感知新能源电池智能检测装备”经科技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不仅巩固了公司在消费电子无线充电、VCM、VC检测等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在新能源锂电池AI质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客户生态与研发体系双轮驱动,订单增长验证商业模式
截至6月底,荣旗科技上半年新增14项专利(含5项发明专利),累计拥有230项专利及119项软件著作权。依托稳定的产品性能与高效的客户服务,荣旗科技与苹果、亚马逊等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同时与立讯精密、信维通信、歌尔股份、富士康、仁宝电脑等EMS龙头企业形成稳定业务关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大模型”入选苏州市级培育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连续两年登陆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并被全球500个实验室和270所科研机构申请引用,技术领导力持续彰显。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推动了工业质检领域的技术革新,更为全球工业AI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彰显了公司在工业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导力。
在手订单的显著增长与出货量的持续提升,印证了市场对荣旗科技“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持续改造服务”商业模式的认可。随着验收项目逐步落地与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公司有望在智能检测与组装领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在智能制造升级浪潮中,荣旗科技正以技术韧性穿越行业周期,以创新势能锚定未来增长,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提供确定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