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场景中,算法是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灵魂”。机器视觉产业联盟(CMVU)在《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报告》指出,2023年机器视觉软件平台及AI算法软件方向相关研发的投入最高且增长最快。技术革新特别是AI技术的进步,正在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2005年率先布局自主研发,凌云光全自研机器视觉核心算法平台VisionWARE历经20年技术沉淀,在大场景、复杂工艺项目等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持续学习优化,并于近期发布全新版本。
本次更新战略聚焦AI智能升级,以「AI+规则」创新融合,不仅能适应常见工业应用场景机器视觉任务,还能进一步解决背景复杂、强噪声、对比度低和随机遮挡等挑战性应用检测难题,在行业头部客户典型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AI+规则」融合
攻克挑战性视觉检测任务
工业视觉算法实现跨场景、跨产线通用检测的核心,在于「AI+规则」深度融合,既需规则算法保持检测精度,又依赖AI算法在产品快速迭代时实现场景迁移,这对算法的底层能力和技术要求更高。
最新版本中,VisionWARE 60%的核心工具已经实现了「AI+规则」融合,支持面向背景干扰、对比度低等复杂工况下的图像处理与分析,将进一步解决以往难以攻破的行业检测难题。同时,稳定性、易用性进一步提升,在检测速度、运维门槛及成本等方面优势显著。
智能定位:复杂场景定位成功率高,定位精度高。
智能找线:边缘对比度波动、背景直线干扰等复杂场景找线成功率99.99%,使用CPU推理无需升级硬件。
ODS成像调节:ODS成像一致性自动调节,成像调试效能提升一倍以上。
AI 3D匹配:仿真自动生成训练数据集,无需人工标注。
OCV:像素级字符缺陷检测、内嵌OCR可变字符自动识别,满足实时在线检测需求,缺陷稳定检出无误检,适应字符内纹理。
智能读码:覆盖脏污、噪声严重、低对比度等退化场景,无需增加预处理,单工具即可直接识读,CPU推理无需升级硬件。
累计170+项专利
10大模块,近200个算法工具
在工业视觉检测中,算法能力将决定检测上限。VisionWARE底层算法为纯自主研发,是凌云光智能视觉系统、设备及工业级解决方案的核心基座,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得专利170+项。在实际检测中,VisionWARE能够结合先进光学感知、算法模型等核心技术及行业Know-how持续优化,结合应用场景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对视觉检测业务的赋能,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鲁棒性的特点。
最新版本中,VisionWARE的核心技术覆盖图像处理、定位、测量、检测、识别、颜色、3D预处理、3D定位、3D测量、视觉引导10大模块,以及近200个算法工具,聚焦场景使用,包括不同场景复用的通用算子,以及面向更加细分场景、直接可用的专用算子,这能让客户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
每年数万套视觉系统应用落地
1000+个规模以上项目验证
历经近30年积淀,公司累计交付数十万台套视觉设备与系统,服务富士康、京东方、苹果等200余家行业龙头。依托VisionWARE底层算法平台,公司每年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印刷包装、汽车制造等领域实现数万套视觉系统应用落地,支撑千余个规模以上项目实施,成为推动客户工业视觉智能升级的核心引擎。
例如,在消费电子行业,VisionWARE融合基于深度学习关键特征检测技术和传统规则算法,在产品来料存在偏差、成像效果波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模板、直线以及二维码的100%高精度定位和识别,在精密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高精度组装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落地。
某大客户可穿戴项目胶路提取和胶型检测
作为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先行者,凌云光始终攻坚行业难题,引领行业技术突破,与国内机器视觉同起步共成长。未来,凌云光将继续以客户场景为锚点,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不断完善通用算子库并构建高性能的场景解决方案,确保技术升级始终贴近真实需求,成为全球工业智能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伙伴,释放工业AI的更大潜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