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情 关键时间点政治局会议即将召开 市场将有哪些预期?

关键时间点政治局会议即将召开 市场将有哪些预期?

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近期总理座谈会、国常会、国新办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来看,预计即将到来的4月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或将成为市场博弈重点。 虽然一季度经济偏强…

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近期总理座谈会、国常会、国新办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来看,预计即将到来的4月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或将成为市场博弈重点。

虽然一季度经济偏强、GDP增速高达5.4%,但基于CPI、PPI等指标看,需求偏弱的特征未见实质改观,再考虑到二季度起关税冲击将逐步显现,亟待政策加码;近期高层也多次表态要将推出新的增量政策。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此次会议预计将在政策基调、应对措施、结构性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和内部经济压力。以下是可能的变化方向及具体举措:

一、政策基调:更加积极扩张,强调“真金白银”落地

总基调转向积极扩张

会议将延续“稳预期、稳增长、稳外贸、稳就业、稳股市、稳楼市”的基调,但政策力度显著提升,强调“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工具对冲外部冲击。可能推出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财政刺激加码(预计至少1万亿元)、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等。

政策节奏

一是加快既有政策落实(如专项债发行、设备更新),二是适时推出新政策,如增发国债、专项债扩容等,并灵活调整资金用途,重点支持稳外贸、促消费、稳地产等领域。

二、财政股市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加码

预计赤字率可能提高,并追加财政预算,重点投向消费补贴(如服务消费、育儿补贴)、基建(城市更新、水利工程)及房地产收储。增量财政工具规模或达1.5-2万亿元,以对冲关税对出口和就业的冲击。

货币政策宽松提速

降准或在会议前后落地,降息(约20BP)可能在5-6月实施。结构性工具将聚焦外贸、科技等领域,央行可能直接向中央汇金注资,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以稳定股市。

股市维稳措施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或继续增持A股,必要时央行直接注资,强化平准基金功能,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防范金融风险

严控资金空转,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同时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如新“国九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三、扩内需与消费提振:全方位刺激需求

消费补贴扩容

扩大耐用品、半耐用品及服务消费补贴,扩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将进一步加码。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大以旧换新规模,更注重服务消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生育补贴等,以激发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稳定外贸与就业

鉴于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因素对外向型企业订单、利润及就业的影响,稳外贸、稳就业成为短期政策的核心关切。政策或将强调保外贸企业主体、保外贸就业,大力度支持出口转内销,同时加快落实贸易多元化战略,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努力稳定外贸市场份额,缓解就业压力。

投资重点转向“两新两重”

可能会推出更多“两重”项目,如城市更新、水利、运河以及更多区域规划等,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此外,还将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引导资金投向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

四、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松绑与托底

核心城市限购松绑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可能进一步放开限购限售,加大政府收储规模,并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储项目,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除了短期的稳定措施,还可能进一步强调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和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发展租赁住房、推进城市更新、加强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等,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强化保交楼与需求端支持

优化“白名单”机制,确保合规项目“应贷尽贷”,同时通过降低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方式刺激购房需求。

五、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安全:强化自主可控

“卡脖子”技术攻关

重点支持半导体、航空发动机、工业母机等领域,设立专项资金或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技术自主化。: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对美国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为预防美国全面技术封锁,会议或进一步加强高端半导体芯片、航空发动机以及光学、医学设备等“卡脖子”行业的攻关力度,推动实现自主可控,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

加强能源、基础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协同合作,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提升产业链韧性。。预计会议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高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的自主可控水平,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完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体系

加大对自主可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自主可控产业,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六、外贸与对外开放:以合作对冲摩擦

多边合作深化

通过东盟、“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扩大出口替代市场,重点推动农产品、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缓解美欧关税压力。

制度型开放加速

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如电信、医疗康养),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增强外贸企业内销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经互联-上市公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ipo123.com.cn/archives/53539
上一篇
下一篇
Avatar photo

作者: ID01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5892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gssgsw@ipo123.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