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及物联网的兴起,我国传感器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迅速提升。而在受国际贸易争端的影响下,为限制我国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国产传感器等高科技企业时有被美国列入制裁。在新时代的深化改革背景下,外部封锁反而更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4月18日,军工传感器龙头企业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高华科技,股票代码:688539)成功登陆科创板,这也是2023年第一家成功上市的传感器企业。
资料显示,高华科技主要产品为各类压力、加速度、温湿度、位移等传感器,以及通过软件算法将上述传感器集成为传感器网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高华科技在2022年10月被美国列入”UVL”清单,此次成功上市,意味着高华科技已经开启符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即通过延长产业链、拓宽涉足宽度,构建我国自主可控的传感器体系。
此次IPO,高华科技原计划募资金额为6.34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66亿元,比原计划超募5.33亿元,显示出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认可与憧憬。高华科技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做感知世界的引领者”为愿景,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聚焦传感器的关键领域”“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号召,致力于提供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
稀缺性和锚点价值提升企业价值 未来值得期待
从开盘首日数据可以看到,高华科技IPO发行价38.22元/股,开盘价42.88元/股,截止18日15点股市收盘,高华科技收35元/股,跌幅-8.42%,总市值46.48亿元。作为一家拥有传感器、军工以及高科技等概念的企业,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高华科技的破发也让许多人意外。
据悉,4月18日当天,A股共有4支新股上市,当中以高华科技弃购股票数最低,仅约8万股,且弃购金额仅有300多万元,证明大部分投资者对高华科技估值的认可和上市的期待。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高华科技的破发或与整个股票市场大盘并不如意有关。据悉,受到4月17日晚间歌尔股份年度财报发布的冲击,MEMS传感器概念企业歌尔股份股票跌停,而纳芯微、睿创微纳、敏芯股份、汉威科技、苏奥传感等等众多传感器概念企业,均不同程度下下挫,股票市场大盘表现欠佳。
实际上,高华科技作为具备军工、传感器、科技等多个热门概念的企业,其无疑具备着极高的稀缺性和锚点价值,上市次日已回归发行价,未来成长可期。
从经营业绩来看,2020年-2022年,高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6亿元、2.26亿元、2.76亿元,复合增速为28.53%;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70亿元、0.81亿元,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57.69%。
随着高可靠性传感器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高华科技营收规模以及净利润水平预计将稳步扩张。据2023年一季度报,公司实现营收6,358万元,同比增长25.67%;净利润1,437万元,同比增长30.03%。
从市场来看,随着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城市等新产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全球传感器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尤其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好转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多。得益于高华科技不断拓展高可靠性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场景,技术和产品进入了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轨道交通、机械、冶金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传感器行业国产替代进口速度明显加快,国内传感器企业由此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 迈入新发展阶段
从行业角度看,传感器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客户需求多样,对于厂商的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能力、应用案例与经验积累等均提出较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要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需要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都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自成立以来,高华科技坚持以技术研发驱动业务发展,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资源投入,高华科技在高可靠性传感器设计、封装与测试、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拥有了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可满足针对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经验丰富、行业理解深刻的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拥有业界领先技术及行业资源储备,可对传感器行业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及下属企业已获得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高华科技目前已具备MEMS相关芯片的自主设计能力。随着研发及生产工作的不断推进,高华科技自主设计的MEMS芯片于2022年底开始逐步实现量产。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的要素禀赋的变化,高华科技的成功上市或将为我国许多遭受美国制裁威胁的国产企业发展格局指明路径和方向。
高华科技表示上市之后,将持续扩大军用传感器的业务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业内知名度以扩大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公司将紧紧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向工业传感器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规模化工业传感器产业平台,实现以军用及工业领域双引擎发展为基础,打造国际领先的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