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讯 9月8日,深交所官网显示,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铀业”)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
公司基本情况
发展历程:公司成立于1989年5月29日,前身是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总公司,2009年2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3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6月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2025年9月5日首发事项过会。
主营业务: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股权结构:中核集团通过中核铀业、旭核基金等合计间接控制中国铀业79.48%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惠核投资、国新投资、航天投资为其股东。
资源储备: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17宗国内天然铀或铀钼矿采矿权,国内天然铀资源控制量丰富。下属罗辛铀矿为全球产量第六大铀矿山和第二大露天铀矿山。
业绩表现: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8.01亿元、172.79亿元和95.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62亿元、14.58亿元和7.86亿元,营收规模稳步增长。
技术优势:先后攻克多层矿协同开采等采铀难题,形成了以CO2+O2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为标志的复杂砂岩铀矿地浸开发技术体系。独居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先进可靠,通过氧压浸出技术大幅提高了难选低铀高钼矿资源利用能力。
发行基本信息
发行股数:不低于2.02亿股且不超过3.21亿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15%。
募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41.1亿元,将用于“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等七个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0.22亿股且不超过21.41亿股。
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意义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天然铀是国家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其安全稳定供应是核能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核电快速发展,天然铀资源需求大增。中国铀业通过上市筹集资金,可加大国内天然铀产业投资,加快规划产能落实,提升国内铀资源供应和保障能力,更好地履行保障国家铀资源安全的使命,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际主要天然铀供应商多有国家背景或为上市公司。中国铀业上市后能增强资本实力,深度参与全球天然铀战略资源竞争,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对全球天然铀资源的掌控能力。同时,公司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上市有助于其进一步推进在非洲、中亚等铀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中国铀业作为中核集团重要子企业和核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市有助于其发挥体系、资源、技术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按照上市公司治理标准,可建立更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稳定分红政策,让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推动核燃料产业链发展: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天然铀产能项目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将提高天然铀开采、水冶工艺技术水平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加速核燃料循环产业链的整合升级,为我国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上市历程
2023年3月30日,中国铀业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名称预核准审批和北京市局的工商变更登记,完成股份制改造。
2023年4月11日,中国铀业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获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2024年6月20日,中国铀业深市主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2024年7月18日,深交所对中国铀业进行问询。
2024年9月,审核状态一度“中止”,原因未公开。
2025年6月,审核状态恢复为“已问询”。
2025年8月8日,披露二轮问询回复,回应了关联交易定价等监管质疑。
2025年9月5日,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其首发事项,中国铀业顺利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