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年9月17日刚登陆港交所主板的数字医疗新锐,健康160(02656.HK)于9月29日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揭示了其“供应链+平台”双轮驱动战略的阶段性成果。报告期内(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收入达2.9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6.2%。这家起源于深圳的企业,正通过构建“批零协同+技术赋能”的闭环生态,逐步突破地域限制,向全国性数字医疗基础设施平台迈进。
商品流通轴+数字解决方案共筑生态壁垒
健康160的商业模式呈现鲜明的“双轴驱动”特征。在商品流通轴上,公司通过批发+零售双模式实现医药健康用品的高效流转。批发业务聚焦企业客户(如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机构),依托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实现7.4%的同比增长,达2.114亿元;零售端则通过线上平台及第三方电商网店触达个人用户,构建“选品-采购-履约”的全链路服务体系。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轴构成了其技术壁垒的核心。通过健康160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效连接医疗健康机构、医护人员及个人用户。具体而言,面向医疗机构的在线营销解决方案助力其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医院方案提升运营效率与品牌曝光;面向个人用户的在线健康服务打破时空限制,覆盖从严肃医疗到消费医疗的全场景需求。这种技术驱动的生态闭环,使平台连接了超4.48万家医疗健康机构,其中包括超过1.45万家医院(含3,441家三级医院)及超过3.03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医疗健康机构中,超过6,800家民营机构在平台上主要提供消费医疗服务,如牙科、眼科及体检服务。此外,平台与超过90.45万名医护人员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约4.67万名注册医生,并积累了5,690万注册用户,月活用户达330万。
稳健增长背后的生态价值双轴释放
中期业绩显示,健康160的6.2%总收入增长源于两大板块的协同效应。医药健康用品销售板块7.4%的增速,主要得益于批发业务与医药公司合作的深化,以及供应链效率的持续优化。值得关注的是,其零售模式通过大数据选品与市场洞察,精准匹配个人用户需求,形成“供应网络-需求响应”的正向循环。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板块虽增速2.9%至7,930万元。报告期内,160云医院的持续推广与付费机构数量的增长,推动在线营销解决方案收入快速攀升。公司通过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重点地区建立11个区域运营中心的布局,实现本地化服务能力的强化,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入驻,形成“资源-用户”的双向吸引力。同时,公司通过建立区域运营中心,实现“本地化服务-全国性网络”的平衡。这种模式既保障了重点区域的深度渗透,又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跨区域复制,避免“重地域轻全国”的扩张陷阱。这种区域深耕策略,使其业务触角延伸至全国260余个城市,构建起跨区域的服务网络。
健康160的生态优势在于各业务线的深度协同。例如,医药健康用品的批发业务不仅直接贡献收入,更通过强化供应链议价能力,反哺数字解决方案的定价竞争力;而在线健康服务的发展,则为零售业务创造交叉销售机会,形成“服务-商品”的流量闭环。这种协同效应在机构端表现为:企业客户的采购需求推动供应链优化,医疗机构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服务效率,医护人员的线上平台使用增强用户粘性,最终通过个人用户的规模效应实现生态价值放大。
数字医疗赛道的长期主义
在供应链整合、技术赋能、生态协同三大维度上的深厚积累,已为健康160构筑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面对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趋势,公司正通过“区域中心辐射+全国网络联动”的扩张策略抢占先机——以深圳为起点,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效资源整合能力,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其闭环生态模式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方面展现的社会价值,更可能赢得政策层面的持续倾斜与市场的高度认同,形成“技术-商业-社会”三重价值共振的良性循环。
从中期业绩表现看,健康160不仅验证了阶段性成果的可靠性,更凸显了数字医疗平台在规模化扩张、生态化协同、区域化深耕方向上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驱动的闭环生态持续完善,以及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数字化的战略赋能,健康160正逐步成长为中国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者。其“技术+生态+资本”的三维赋能模式,不仅为行业树立了规模化发展的标杆,更通过提升医疗资源分配效率、降低全链条成本,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