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力电子(688103)通过价值在线平台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系统展示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及战略转型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为国内电子真空器件领域的标杆企业,国力电子此次披露的核心专利转化成果、产业链延伸路径及新兴市场布局,清晰地描绘出企业未来的增长蓝图。
专利技术商业化落地,核心产品矩阵持续扩容
在真空电容器领域,国力电子“一体式水冷可变陶瓷真空电容器”等发明专利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其产品凭借优异的射频稳定性及耐高温特性,成功切入国内高端半导体设备供应链,应用于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工艺的射频电源系统。在高压直流接触器赛道,基于“直流接触器”实用新型专利开发的新一代Y系列车载高压直流接触器及大电流储能接触器,已实现批量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控股子公司近期斩获的海外车企约1.60亿欧元模块化轻量化配电装置定点项目,即采用了最新的Y系列接触器产品。
真空继电器领域同样传来捷报。通过“真空继电器触头组件”等专利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与可靠性,相关产品在航天航空及军工等领域已获得客户认可并形成稳定销售。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制盒集成化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1.7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达30%,标志着“器件→模块/系统”的战略转型已进入实质性收获期。
纵向深化+横向协同,双轮驱动产业链延伸
面对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的需求升级,国力电子确立了“纵向深化+横向协同”的产业链拓展策略。在纵向维度,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现有产品在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的性能和可靠性,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
横向协同方面,公司正探索与主营业务技术同源的新兴细分领域。通过技术开发或投资合作等方式,丰富产品组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以控制盒产品为例,该集成化产品并非简单堆叠真空电容器、直流接触器等器件,而是深度融合控制电路、软件算法及场景化设计,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子系统解决方案。这种转型有效提升了客户粘性及单客价值,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曲线。
前瞻布局未来赛道,研发投入聚焦三大方向
在研发投入方向上,国力电子明确将资源向三大领域倾斜:现有技术迭代升级、系统化集成创新及前瞻性技术储备。针对商业航天、高端医疗设备、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公司已启动专项技术预研。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国力电子正探索核心产品(如速调管、磁控管等)应用于癌症治疗或一些特殊治疗的应用场景。
在智能制造领域,在主要生产线上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化系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核心产品的制造环节,自动化覆盖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公司于2025年成立了专门的AI研究小组,积极推动研发、生产及管理全流程的智能化转型。例如,公司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知识库的训练与部署,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工艺控制、质量检测和运营管理流程。
大科学工程持续突破,新兴市场蓄势待发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核心供应商,国力电子产品已得到国内外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如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等)的认可,并已成功应用。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跟进数个处于不同阶段(包括前期技术交流、方案论证等)的大科学工程相关项目机会。
展望未来,国力电子将围绕“技术驱动型”企业定位,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生态。在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新能源储能爆发、商业航天崛起的多重机遇叠加下,国力电子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前瞻的战略布局,书写电子真空器件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