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审核委员会第2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益”)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已在上市委员会会议中获得批准。
新广益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6月)公司业绩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55亿元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6.57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营收3.13亿元;净利润方面,由2022年的8,151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1.16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5,946万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这一增长曲线不仅印证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反映出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扩张及国产化替代加速的双重红利。
作为特种功能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新广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在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双重驱动下,新广益通过持续技术攻坚,公司已成功打破欧美日韩企业在上述产品领域的技术垄断,不仅实现国产替代,更以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实力确立行业领导地位。在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强技术壁垒持续巩固领先优势,成为推动特种功能材料国产化的核心力量。
国产化进程加速与领先企业崛起
当前全球高端复合功能性材料市场呈现”国际巨头主导、本土企业突围”的竞争格局。以3M、三井化学、住友电木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凭借百年技术积淀,在资金规模、研发体系、品牌矩阵及工艺精细化方面构建起深厚壁垒,长期占据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的主导地位。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攻坚实现三重突破:在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细分领域,以新广益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已实现关键技术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性能参数超越进口竞品。在市场渗透方面,本土企业凭借快速响应的定制化研发能力、本土化供应链优势及成本控制能力,在消费电子、屏幕显示、新能源电池等战略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部分细分品类国产化率持续增长。在产业生态构建层面,龙头企业通过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正逐步完善从基础材料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创新链条。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多重叠加效应:下游应用端呈现”双速迭代”特征——消费电子领域虽受宏观经济影响增速放缓,但头部品牌仍维持每年2-3次产品迭代频率;新能源汽车、柔性显示等战略新兴产业则保持30%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这种需求结构变化对上游材料企业提出更高要求,需同步提升研发速度、客户服务响应效率及产业化配套能力。供应链本土化趋势加速推进,在产业转移与成本管控双重压力下,下游客户对国产材料的交期保障、技术支持及成本优化需求激增,为本土企业创造千亿级替代空间。
未来发展趋势呈现三大特征:技术维度将向”高性能-多功能-定制化”三元融合演进,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分子结构设计能力与微观界面调控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在半导体封装、氢能储能、生物医用等前沿领域催生新增长极;产业格局加速重构,具备核心技术储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领先企业,将通过”技术突破-市场验证-资本赋能”的正向循环,最终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标杆。在此进程中,以新广益为代表的本土创新力量,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书写着从”跟跑”到”领跑”的产业升级新篇章。
专注领域深耕,稳步实现企业多维发展
在电子产业持续迭代与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广益以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为核心,精准布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三大战略赛道,通过技术深耕与产业协同实现规模化扩张,构筑起多维增长引擎。
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终端产品向轻薄化、柔性化、多功能化演进,PCB行业对线宽线距、孔径精度等指标提出严苛要求。新广益强耐受性特种膜通过提升PCB制程良率与精度,成为头部PCB厂商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材料。其抗溢胶特种膜凭借高韧性、低残胶、优异洁净度等特性,深度应用于显示模组、无线充电模组、柔性线路板等精密部件,适配消费电子快速迭代需求。在TWS耳机、VR/AR、智能手表等新兴品类中,公司声学振膜材料凭借耐水解、耐温变、声学性能稳定的国际领先技术,已获歌尔声学、瑞声科技等头部声学组件商认证,并最终用于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的耳机产品,伴随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提升,声学材料销量有望持续攀升。
目前,车用FPC主要应用于LED车灯、变速箱、BMS、车载显示屏以及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单车FPC用量显著增加,预计新能源汽车单车FPC需求将超过100条,进而推动抗溢胶和强耐受性特种膜的需求大幅增长。新广益产品有望在FPC替代传统线束的过程中深度受益。预计到2030年,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将提升至50%,线路板产业的增量将直接带动功能性膜材料需求的扩张。凭借先发优势和性能验证,公司有望持续扩大其在车用材料市场的份额。
在新能源锂电领域,公司动力电池铝箔复合膜产品具备阻燃、绝缘、隔热复合功能,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21.6亿元,但国产化率不足,日韩厂商如DNP、昭和电工仍主导市场。新广益通过技术突破实现进口替代,已切入国内主流电池厂商供应链,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在光伏领域,全球新增装机量预计2025-2026年达630GW/730GW,CAGR约17%,驱动光伏封装胶膜需求至2025年达70亿平方米,对应700亿元市场空间。公司光伏胶膜产品作为核心封装辅材,凭借性能优势有望分享行业增长红利,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材料版图。
通过协同布局,新广益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保持细分领域技术领先的同时,持续扩大产能规模与市场渗透率,稳步实现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发展”的战略跃升,最终成长为全球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