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路演中心举办网络文字互动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围绕上半年业绩表现、战略布局及未来展望与投资者展开深度对话。此次说明会不仅展示了春雪食品在白羽肉鸡及预制菜行业的差异化竞争力,更揭示了其穿越行业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业绩增长引擎:出口扩张与成本红利双轮驱动
上半年,春雪食品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核心动力来自三大维度:其一,受益于预制菜业务同比增长10%(尤其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5%)带来较高收益;其二,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利用对标和比价采购,降低全产业链经营成本;其三,受益于鸡苗和大宗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采购价格下降,导致毛鸡养殖成本同比下降8%。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出口收入占比已达30%,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20余年深耕国际市场的经验积累——其产品已通过日本、欧盟等高端市场认证。
差异化竞争壁垒: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条可控
在烤肠与海产品的新品拓展中,春雪食品凭借清晰的差异化策略实现市场突围。以烤肠为例,其采用纯植物饲料喂养的鸡肉原料,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赋予产品爆汁感强、香气自然的消费体验,上市后迅速赢得全国合作客户及新客户的认可,复购率持续攀升。海产品板块则通过“出口日本+进驻山姆会员店”的渠道组合实现突破,并加速欧洲市场拓展,形成“国内高端渠道+国际出口”的双轮驱动格局。这种品类创新不仅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需求,更通过场景化体验构建品牌护城河。
为支撑新品类扩张与产能消化,春雪食品实施“产能扩张+数字化转型”双策略协同。产能方面坚持“以销定产”原则,如2025年新增2条生产线、1.8万吨产能扩张,均基于对2026年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的精准研判,与“国外市场开发计划”“国内流通渠道客户数量和销售量增长50%以上”目标深度绑定,实现风险可控的产能释放。同时,公司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链路数字化经营中枢”,为批发商配备“AI业务助手”,实现市场预测、生产排产、设备利用效率的精准优化,减少空转损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为多元化产品矩阵的持续扩张提供坚实支撑。
渠道与品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立体网络
春雪食品的渠道优势体现在“B端+C端”的全域覆盖。线上方面,“上鲜”品牌七年位居京东生鲜鸡肉类销量冠军,粉丝数超2792万,并拓展至天猫、抖音等多平台,上半年网络销售产品数量达1085个,同比增长49%。线下则覆盖全国70%以上百强商超及8000+终端门店,并计划将营销网络深化至136个地市,发展400家批发商。国际市场方面,公司正办理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资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风险分散机制。品牌端,“春雪”与“上鲜”的协同效应显著,前者聚焦线下渠道与餐饮大客户,后者深耕线上流量,共同构建起高认知度的品牌矩阵。
未来挑战与应对:向细分赛道龙头迈进
尽管上半年业绩亮眼,管理层也坦言下半年仍面临挑战。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主要受鸡肉生品价格低迷及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对此,公司采取多重措施改善现金流:优化存货管理、推动以销定产、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作为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成员及鸡肉调理品细分赛道前列企业,春雪食品正从“单一鸡肉加工”向“大食品生态”转型。其竞争壁垒体现在国际化研发积累、全流程品控体系、产品安全认证及渠道纵深能力。公司明确提出“成为中国鸡肉调理品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目标,并持续向“食品领域健康、价值引领者”迈进。
春雪食品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不仅展示了其在行业低迷期的逆势增长能力,更揭示了其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尽管面临白羽肉鸡行业供需格局、终端消费需求恢复等不确定性,但公司凭借“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渠道布局、“以销定产”的产能策略及“研发-品控-渠道”的协同优势,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温和改善,并持续向行业龙头地位迈进。这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战略智慧,正是春雪食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