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晚,金埔园林(301098)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33万元。尽管短期业绩承受压力,但公司通过战略定力与模式创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展现出稳健的经营韧性,为中长期发展积蓄势能。
当前园林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受地方政府债务约束及基础设施增量建设减少影响,行业整体面临一定压力,但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园林及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开辟了广阔空间。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催生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文旅融合等多元需求,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整合中占据先机。政策层面,从“双碳”目标到美丽中国建设,从城市微更新到乡村全域旅游,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行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全产业链布局,构建生态服务闭环
金埔园林深耕城市生态环境领域二十余载,已形成覆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公司聚焦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乡村振兴、生态修复三大核心领域,通过“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在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中,公司创新性提出”水、路、绿、景、城”五位一体提升模式,将零散的环境要素整合为系统性工程;在乡村振兴领域,打造乡旅产业园开发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生态修复板块,依托技术研发优势,构建从植被恢复到景观再造的完整技术体系。这种业务模式创新,不仅保障项目资金来源,更通过运维服务延伸价值链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多维能力筑基,赋能可持续发展
人才梯队建设构成企业发展的底层支撑。公司实施“双通道”培养体系,形成由8名正高级工程师领衔、71名高级工程师为骨干、涵盖236名专业技术人员的阶梯式团队,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等执业资格人员达97人,为项目高品质交付提供资质保障。
管理创新体系持续释放效能。公司具备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提升的综合实践能力,形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水、路、绿、景、城”五要素、菜单式运营管理模式,并获得“2019年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20年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升级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模式,更强调运维阶段的持续价值创造,深受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认可。
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构筑效率优势。公司整合研发、规划、施工各环节,形成高效协同机制,在古典园林营造、仿古建筑建造等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文化建筑板块对工艺精度要求极高,公司凭借多年项目经验积累,培养了一批兼具传统文化素养与现代施工技术的专业团队,在雕绘、塑砌等传统技艺传承上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
科技研发实力成为创新驱动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自主申报专利6项、获批4项,植物新品种“埔金女贞”通过国家林草局审查。主编两项省级技术标准并发布,参与编制的施工指南指导南京地区仿古建筑建设。通过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共建产业研究院,组织专家服务活动,推动矮化彩色海棠等新品种选育项目立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博士人才,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培养8名专业人才,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化实施,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逐步完善,园林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金埔园林凭借其在全产业链服务、细分领域技术壁垒、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积累,有望在行业整合期巩固市场地位,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