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市场逐渐饱和,而新兴市场则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
汽车内饰作为汽车产业链中游环节,在“汽车四化”趋势下,也在不断地升级,由传统的装饰转向功能与科技并举。好的机遇的把握一定是乘势而上的,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领科技或公司)一直专注汽车内饰件研发、生产与销售,在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公司也积极的向资本市场迈进,5月12日,通领科技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已回复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回复问题涵盖实际控制人认定、创新特征体现、汽车内饰件市场发展空间与竞争格局等方面。
一、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通领科技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在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工艺创新等方面成果丰硕,拥有11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1项,荣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及“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
在产品工艺创新上,2019年公司成功研发双色免铣削INS注塑工艺,取代成本高且依赖进口原材料的IML注塑工艺,解决其生产工序长、合格率低及易漏光等问题,并经近两年验证,采用精定位输膜技术实现工艺突破。
生产工艺创新方面,公司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自主研发自动修边、自动剪浇口、自动焊接及自动取放件等工装并推广应用。这些自动化工装降低劳动强度,优化生产流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与合格率,保障复杂精密产品有序、稳定生产。
产品创新层面,公司运用技术经验协助客户优化产品设计。在原有真木饰件基础上,结合短波雕刻技术研发出透光真木饰件(附带触控功能)、附花纹真木饰件(烫金效果)等并获客户认可,将传统螺钿技术与真木内饰件结合的创意也研发成功。同时,公司推出的激光渐变花纹内饰件样板、烫印鎏金与钢琴黑结合的内饰件,融合传统工艺与科技感外观,丰富产品种类,实现多元化创新。
二、创新能力赢得优质客户
通领科技凭借持续创新能力与多年行业深耕,进入一汽大众、北美大众、北美通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比亚迪、斯柯达、福建奔驰、捷豹路虎、一汽丰田及广汽丰田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主机厂供应链体系,在业内树立一定知名度,与下游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2024年1-6月,通领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8.46亿元、8.92亿元、10.13亿元和4.90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9.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0.62亿元、1.07亿元及0.64亿元,整体呈增长态势,最近三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43.26%。2021年以来,公司内饰件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72%、15.44%、10.95%和12.55%,最近三年国外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4%、2.09%和2.45%,市场占有率较高且逐年上升。
三、行业趋势带来发展机遇
当前,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方向变革,汽车内饰件也朝着多样化、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座舱中,汽车装饰件采用智能表面技术,集成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实现多种交互方式。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具备科技感的内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汽车内饰件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通领科技积极顺应行业趋势,持续推进生产工艺创新,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公司智能化工厂建设成果初显,已入选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名单及国家级2023年绿色制造名单,目前正进行第四期AI智能检验、智能化预警及大数据驱动的升级。公司已建成并持续完善生产制造执行MES系统、高级排产APS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报价和供应链SCM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智能化计划排产、供应链管理及仓库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等功能。
此次IPO,通领科技拟募集资金5.16亿元,用于武汉通领沃德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上海通领智能化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上海通领汽车门板总成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这些募投项目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整体竞争力,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提升公司收入规模与盈利能力。
通领科技完成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凭借技术创新在产品工艺、生产工艺、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赢得众多优质客户,在汽车内饰件行业发展趋势下,有望借助募投项目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